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引言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目的、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创新和不足之处 | 第14-15页 |
1.4.1 创新之处 | 第14页 |
1.4.2 不足之处 | 第14-15页 |
2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概述 | 第15-21页 |
2.1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概念释义 | 第15-18页 |
2.1.1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定义 | 第15-16页 |
2.1.2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发展历程 | 第16-17页 |
2.1.3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依据 | 第17-18页 |
2.2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2.2.1 分权与制衡理论 | 第18页 |
2.2.2 大城管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3 网格化城市管理理论 | 第19-21页 |
3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——以深圳市为例 | 第21-37页 |
3.1 深圳市城管执法局情况概述 | 第21-23页 |
3.2 深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 | 第23-32页 |
3.2.1 综合执法的合法性问题 | 第23-25页 |
3.2.2 体制机制的合理性问题 | 第25-29页 |
3.2.3 粗暴执法、暴力抗法及职务犯罪高发等实践问题 | 第29-32页 |
3.3 深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2-37页 |
3.3.1 立法缺陷:相关法规不完善 | 第32-33页 |
3.3.2 组织结构:机构设置不合理 | 第33页 |
3.3.3 运行机制:部门协调不顺畅 | 第33-34页 |
3.3.4 执法主体:执法素质有待提高 | 第34页 |
3.3.5 执法对象:移民城市居民构成复杂 | 第34-37页 |
4 国内外城市管理经验启示 | 第37-41页 |
4.1 新加坡的法治化城市管理 | 第37-38页 |
4.1.1 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完善 | 第37页 |
4.1.2 城市管理部门协调有力 | 第37页 |
4.1.3 城市管理罚款制度严格 | 第37-38页 |
4.2 美国强调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 | 第38页 |
4.2.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市政管理模式 | 第38页 |
4.2.2 发达的听证程序 | 第38页 |
4.2.3 公众全程监督城市管理决策实施 | 第38页 |
4.3 韩国的分级与人性化管理 | 第38-39页 |
4.3.1 设置摊贩分级管理区域 | 第39页 |
4.3.2 人性化的城市管理 | 第39页 |
4.3.3 强化摊贩业者自律 | 第39页 |
4.4 香港的环境卫生管理 | 第39-41页 |
4.4.1 教育先行,全民参与 | 第39-40页 |
4.4.2 执法机构健全,部门配合紧密 | 第40页 |
4.4.3 严格管理“走鬼”、流浪乞讨人员和“牛皮癣” | 第40-41页 |
5 完善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对策建议 | 第41-49页 |
5.1 完善立法引导 | 第41-42页 |
5.1.1 适时出台城管综合执法的地方立法或地方规章 | 第41页 |
5.1.2 通过立法明确综合执法部分的主体地位 | 第41页 |
5.1.3 制定法规改变“借法执法”的问题 | 第41-42页 |
5.2 创新体制建设 | 第42-43页 |
5.2.1 探索建立城管综合执法双重领导体制 | 第42页 |
5.2.2 加强区一级城管执法部门对街道执法机构的监督指导 | 第42页 |
5.2.3 建立健全综合执法协调、协作机制 | 第42-43页 |
5.3 变革管理理念 | 第43-44页 |
5.3.1 树立以人为本和群众路线的执法理念 | 第43页 |
5.3.2 坚持疏堵结合、劝导为主的原则 | 第43页 |
5.3.3 注重源头治理和信息共享、政务公开 | 第43-44页 |
5.4 改善执法方式 | 第44-45页 |
5.4.1 推行多元的柔性执法模式 | 第44页 |
5.4.2 禁止流动摊贩不搞“一刀切” | 第44-45页 |
5.4.3 探索建立公安城管联合执法机制 | 第45页 |
5.5 加强队伍建设 | 第45-46页 |
5.5.1 整合综合执法力量,减少非公务人员参与执法 | 第45页 |
5.5.2 加强城管执法保障,强化对执法队员的培训和心理疏导 | 第45-46页 |
5.6 探索公众治理 | 第46-49页 |
5.6.1 城管执法注重引进公众参与 | 第46页 |
5.6.2 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城管综合执法管理 | 第46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