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次 | 第8-11页 |
图索引 | 第11-12页 |
表索引 | 第12-13页 |
1.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3-15页 |
1.1.1 政策要求 | 第13-14页 |
1.1.2 现实需要 | 第14页 |
1.1.3 科学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7-21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2.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21-31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21-23页 |
2.1.1 村庄整治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2.1.2 建设模式的概念 | 第22-23页 |
2.2 村庄整治示范区选择研究 | 第23-25页 |
2.2.1 村庄特征分类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2.2 村庄整治示范区选择研究 | 第24-25页 |
2.3 村庄建设模式研究 | 第25-29页 |
2.3.1 特色品牌建设 | 第26页 |
2.3.2 实体功能建设 | 第26-28页 |
2.3.3 文化环境建设 | 第28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3. 村庄整治示范区选择模型构建 | 第31-44页 |
3.1 模型框架 | 第31-33页 |
3.2 特征类型划分 | 第33-34页 |
3.3 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4-41页 |
3.3.1 城市辐射 | 第35-38页 |
3.3.2 产业集聚 | 第38-39页 |
3.3.3 交通区位 | 第39-41页 |
3.4 指标权重确定 | 第41-4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4. 村庄整治示范区的选择——以宁海县为例 | 第44-66页 |
4.1 研究区概况 | 第44-46页 |
4.1.1 城镇体系特征分析 | 第45页 |
4.1.2 村庄现状特征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 村庄特征类型划分 | 第46-49页 |
4.3 山地型村庄整治示范选择研究 | 第49-55页 |
4.3.1 城市辐射影响度分析 | 第49-53页 |
4.3.2 产业集聚影响度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3.3 交通区位影响度分析 | 第54页 |
4.3.4 山地型村庄综合影响度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4 平原型村庄整治示范选择研究 | 第55-60页 |
4.4.1 城市辐射影响度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4.2 产业集聚影响度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4.3 交通区位影响度分析 | 第57-58页 |
4.4.4 平原型村庄综合影响度分析 | 第58-60页 |
4.5 沿海型村庄整治示范选择研究 | 第60-65页 |
4.5.1 城市辐射影响度分析 | 第60-61页 |
4.5.2 产业集聚影响度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5.3 交通区位影响度分析 | 第62-63页 |
4.5.4 沿海型村庄综合影响度分析 | 第63-6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5. 村庄整治示范区建设模式研究——以宁海县为例 | 第66-79页 |
5.1 村庄整治示范区建设模式构建 | 第66-67页 |
5.1.1 要素设计 | 第66页 |
5.1.2 建设思路 | 第66-67页 |
5.2 山地型村庄整治示范区的一般建设模式——以马岙村为例 | 第67-70页 |
5.2.1 特色品牌建设 | 第67-68页 |
5.2.2 实体功能建设 | 第68-69页 |
5.2.3 文化环境建设 | 第69-70页 |
5.3 平原型村庄整治示范区的一般建设模式——以小汀村为例 | 第70-73页 |
5.3.1 特色品牌建设 | 第70-71页 |
5.3.2 实体功能建设 | 第71-73页 |
5.3.3 文化环境建设 | 第73页 |
5.4 沿海型村庄整治示范区的一般建设模式——以海头村为例 | 第73-77页 |
5.4.1 特色品牌建设 | 第73-74页 |
5.4.2 实体功能建设 | 第74-76页 |
5.4.3 文化环境建设 | 第76-7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6. 政策建议 | 第79-82页 |
6.1 分类选择,分类指导 | 第79页 |
6.2 点上整治,全面建设 | 第79-80页 |
6.3 产业为基,富民为本 | 第80页 |
6.4 强化管理,文化为魂 | 第80-81页 |
6.5 政府引导,自主选择 | 第81-82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82-83页 |
7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83-84页 |
7.2.1 研究不足 | 第83页 |
7.2.2 研究展望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