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--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--生物评价、生态评价论文

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插图索引第10-11页
附表索引第11-12页
第1章 绪论第12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综述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小结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及框架与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及框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第17-19页
第2章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第19-29页
    2.1 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与内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生态文明建设定义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第19页
    2.2 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系统学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协调发展论第20-21页
    2.3 蚁群算法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AS 原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AS 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AS 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AS 的最优权重实现过程第24页
    2.4 量子遗传算法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量子遗传算法简介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改进的量子遗传算法实现理想解的步骤第27-28页
    2.5 AS 和改进的量子遗传相结合的评价模型第28-29页
第3章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9-38页
    3.1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第29-30页
    3.2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选择的宗旨第30-31页
    3.3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指标的预处理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主成分与熵权分析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优化第34-38页
第4章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实证研究第38-51页
    4.1 构建基于 AS 的量子遗传算法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 4.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第39-40页
    4.3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预准备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数据的预处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指标体系的优化第41-44页
    4.4 评价过程及结果第44-45页
    4.5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分析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生态文明建设对比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生态文明建设类型分析第49-51页
结论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研课题第57-58页
附录 B 标准化数据第58-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磁性微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重金属吸附效果
下一篇:西安市低碳交通发展思路及实施路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