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雕塑论文--雕塑技法论文--各种雕塑法:按题材和体裁分论文--环境雕塑、建筑雕塑论文

城市雕塑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(一)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 选题缘起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(二) 研究方法第11页
    (三) 文献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(四) 创新之处第13-14页
一、城市雕塑与城市形象传播概念梳理第14-20页
    (一) 城市形象的概念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城市形象的内涵与特征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城市形象的构成与传播第15-16页
    (二) 城市雕塑传播及要素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城市雕塑的定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 城市雕塑传播中的“人”与“空间”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 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的立体可视化传播第18-20页
二、城市雕塑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功能及意义第20-34页
    (一) 城市雕塑在城市形象构建中的社会传播功能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 地域文化符号化传承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 承载记录城市历史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 城市空间与时间审美交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 凝固市民生活瞬间第24-25页
    (二) 城市雕塑对于城市形象传播的意义第25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 与城市的对话和交流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 城市精神的凝练表达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 对城市品位的提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 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第30-34页
三、城市雕塑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传播形式与共性特征第34-48页
    (一) 城市雕塑点线面式传播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 体现城市趣味的城市道路节点雕塑景观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 体现城市性格特征的历史人文城市雕塑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 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符号的广场标志性雕塑第36-37页
    (二) 公共性艺术活动的传播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 作为市民互动艺术空间的雕塑主题公园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开放交流共享的雕塑比赛第39-40页
    (三) 城市雕塑传播的公共性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的需要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 社会问题议程设置式表达第41-42页
    (四) 城市雕塑传播的互动性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 艺术、艺术家、公众的平行互动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城市雕塑吸引游客并传播形象第44-45页
    (五) 城市雕塑传播的均衡性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城市雕塑召唤市民融入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填补精英大众之间的鸿沟第46-48页
四、城市雕塑在传播城市形象中的问题及建议第48-62页
    (一) 城市雕塑在塑造城市形象中存在的问题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城市“把关人”的主观意志不合理干预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 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对峙中的“狮子”现象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 城市文脉的断裂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 市民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弱化第51-52页
    (二) 对城市雕塑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建议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1. 找准城市特色定位,塑造城市品牌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 注重与市民的沟通,自下而上传播形象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 把握社会转型期的城市大众心理诉求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 城市雕塑决策机制与公共艺术百分比的完善第55-56页
    (三) 对城市雕塑与城市形象传播的展望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城市雕塑传播形式的创意生活化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 生态化和诗意化城市雕塑塑造城市新形象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 经典城市雕塑流传城市记忆第58-62页
结语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6页
致谢第66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校校园空间导示系统设计研究
下一篇:唐代帝王书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