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前言 | 第11-18页 |
1.1 间作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2 间套作的经济效益 | 第11-12页 |
1.3 间作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2页 |
1.4 间套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1.5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| 第13-17页 |
1.5.1 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法 | 第13-14页 |
1.5.2 磷脂脂肪酸(PLFA)谱图分析方法 | 第14页 |
1.5.3 Biolog微平板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5.4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5.4.1 DGGE技术 | 第15-16页 |
1.5.4.2 DGGE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6页 |
1.5.4.3 DGGE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| 第16-17页 |
1.6 目前间套种研究的不足 | 第17页 |
1.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1.7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7.2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2 间作大豆对甘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| 第18-34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18页 |
2.1.2 主要仪器 | 第18-19页 |
2.1.3 气候条件及试验田土壤概况 | 第19页 |
2.1.4 材料种植及样品采集 | 第19-20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0页 |
2.2.1 水分含量测定 | 第20页 |
2.2.2 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的测定 | 第20页 |
2.2.3 土壤酶活性测定 | 第20页 |
2.2.3.1 脲酶采用苯酸钠比色法 | 第20页 |
2.2.3.2 蔗糖酶采用3,5-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| 第20页 |
2.2.3.3 磷酸酶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 | 第20页 |
2.3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4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32页 |
2.4.1 间作大豆对甘蔗根际土壤湿度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4.2 间作大豆对甘蔗根际土壤pH值和养分的影响 | 第22-27页 |
2.4.2.1 土壤的全N、全P、全K含量变化 | 第23-25页 |
2.4.2.2 土壤的碱解N、速效P、速效K含量变化 | 第25-26页 |
2.4.2.3 土壤有机质和pH值的变化 | 第26-27页 |
2.4.3 间作大豆对甘蔗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7-32页 |
2.4.3.1 脲酶活性的变化 | 第27-29页 |
2.4.3.2 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| 第29-30页 |
2.4.3.3 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变化 | 第30-3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3 间作大豆对新植甘蔗根际土壤总细菌及固氮菌多样性的影响 | 第34-55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8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34页 |
3.1.2 试验方法 | 第34-38页 |
3.1.2.1 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及鉴定 | 第34-35页 |
3.1.2.2 变形梯度胶电泳(DGGE)制作及相关溶液配制 | 第35-36页 |
3.1.2.3 DGGE电泳凝胶的制备 | 第36页 |
3.1.2.4 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片段PCR-DGGE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1.2.5 根际土壤固氮菌nifH基因片段PCR-DGGE分析 | 第37页 |
3.1.2.6 聚类分析和多样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2 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38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54页 |
3.3.1 土壤总DNA提取 | 第38-39页 |
3.3.2 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片段PCR检测 | 第39页 |
3.3.3 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片段PCR-DGGE | 第39-46页 |
3.3.3.1 新植蔗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片段PCR-DGGE | 第39-40页 |
3.3.3.2 新植蔗根际土壤细菌聚类分析和多样性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3.3.3 宿根蔗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片段PCR-DGGE | 第43页 |
3.3.3.4 宿根蔗根际土壤细菌聚类分析和多样性分析 | 第43-46页 |
3.3.4 土壤固氮细菌的PCR检测 | 第46-47页 |
3.3.5 土壤固氮细菌PCR-DGGE图谱分析 | 第47-54页 |
3.3.5.1 新植蔗土壤固氮细菌PCR-DGGE图谱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3.5.2 新植蔗根际土壤固氮菌聚类分析和多样性分析 | 第48-50页 |
3.3.5.3 宿根蔗土壤固氮细菌PCR-DGGE图谱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3.5.4 宿根蔗根际土壤固氮菌聚类分析和多样性分析 | 第51-54页 |
3.4 本章讨论 | 第54-55页 |
4 结论 | 第55-56页 |
5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附录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