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外交、国际关系论文--中国外交论文--对外关系论文--与各国政府的关系论文

苏联解体后的中俄人文外交

中文摘要第4页
Аннотация第5-8页
绪论第8-17页
    一、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目的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二、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内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三、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5页
    四、 文章结构第15-17页
第一章 人文外交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内涵和作用第17-32页
    第一节 人文外交概念的界定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国内对人文外交概念的界定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国外对人文外交概念的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第二节 人文外交的思想探源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中国外交传统与人文外交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人文外交第23-25页
    第三节 人文外交同几个相近概念的区分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文化外交(Cultural Diplomacy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公共外交(Public Diplomacy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民间外交(People to People Diplomacy)第27-28页
    第四节 人文外交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提高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手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增强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支撑第29-3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二章 中俄人文外交的历史溯源第32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清朝的中俄人文外交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俄国来华使团与中俄关系的初步确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俄国东正教及其活动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清朝和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第36-37页
    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中俄(苏)人文外交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俄(苏)在中国的形象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中俄(苏)教育交流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中俄(苏)文学艺术的交流第40页
    第三节 苏联解体前的中苏人文外交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1949~1965 年的中苏人文外交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1966~1991 年的中苏人文外交第42-4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三章 苏联解体后中俄人文外交的主要内容第45-60页
    第一节 中俄在文化领域的人文外交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中国的俄罗斯学和俄罗斯的汉学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中国的俄罗斯年和俄罗斯的中国年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中国俄语年和俄罗斯汉语年第49-50页
    第二节 中俄在教育领域的人文外交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语言教育与教学的交流合作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留学生教育与联合办学第52-54页
    第三节 中俄在旅游领域的人文外交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中俄在旅游领域的合作轨迹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中俄互办国家“旅游年”第56-59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四章 中俄人文外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第60-69页
    第一节 阻碍中俄人文外交的主要因素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民族性格和外交文化的差异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俄罗斯对中国崛起的担忧第62-63页
    第二节 解决人文外交障碍的主要方法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加强民间交流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加强经济合作第65-67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结语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7页
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从中立向参战的转变
下一篇:蜀琴文化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