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国际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 | 第8-10页 |
1.1.1 世界风电发展现状 | 第8-9页 |
1.1.2 风力发电系统的成本分析 | 第9-10页 |
1.2 当前国际风力发电发展的趋势 | 第10-12页 |
1.2.1 装机容量 | 第10-11页 |
1.2.2 风能市场 | 第11页 |
1.2.3 陆地及海洋上的风力发电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1.3 中国风力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| 第12-14页 |
1.3.1 风力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3页 |
1.3.2 风力发电问题解决的途径 | 第13-14页 |
1.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8页 |
1.4.1 论文的选题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4.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概述 | 第18-36页 |
2.1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总体构架 | 第18-19页 |
2.2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基本原理和特点 | 第19-26页 |
2.2.1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状态 | 第19-20页 |
2.2.2 双馈异步发电机的稳态电路模型 | 第20-22页 |
2.2.3 坐标变换 | 第22-23页 |
2.2.4 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动态电路模型 | 第23-26页 |
2.3 变速恒频控制原理 | 第26-28页 |
2.4 风力发电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| 第28-30页 |
2.5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变换器拓扑结构 | 第30-32页 |
2.6 双馈发电机的矢量解耦控制 | 第32-35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Quasi-Z 源矩阵变换器的研究 | 第36-57页 |
3.1 Quasi-Z 源矩阵变换器 | 第36-42页 |
3.1.1 Quasi-Z 源矩阵变换器的产生背景 | 第36-37页 |
3.1.2 单相 Quasi-Z 源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| 第37-39页 |
3.1.3 单相 Quasi-Z 源矩阵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| 第39-40页 |
3.1.4 三相 Quasi-Z 源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| 第40-41页 |
3.1.5 三相 Quasi-Z 源矩阵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2 Quasi-Z 矩阵变换器控制方法的研究 | 第42-48页 |
3.2.1 Quasi-Z 源矩阵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| 第42-45页 |
3.2.2 Quasi-Z 源矩阵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| 第45-48页 |
3.3 Quasi-Z 源矩阵变换器的仿真 | 第48-5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4章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设计与研究 | 第57-77页 |
4.1 仿真软件 PSCAD_EMTDC 与 MATLAB 语言接口的研究 | 第57-59页 |
4.2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 | 第59-66页 |
4.2.1 风速模型及其仿真 | 第59-62页 |
4.2.2 风力机模型及其仿真 | 第62-64页 |
4.2.3 双馈发电机模型 | 第64-65页 |
4.2.4 功率变换器模型 | 第65-66页 |
4.3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稳态性能的计算及仿真分析 | 第66-70页 |
4.4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协调控制仿真 | 第70-7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