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关系研究--基于我国扶贫政策演变的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导论第8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第二章 概念解析与理论基础第17-25页
    2.1 概念解析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国家与社会关系第19-20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制度变迁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2.3 理论启示及分析框架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理论启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分析框架第22-25页
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:国家对社会的排斥第25-31页
    3.1 贫困状态与反贫困政策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普遍贫困:贫困人口大规模存在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国家的反贫困政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非政府组织被排除在反贫困事业之外第27页
    3.2 国家对社会的排斥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具体表现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原因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3.3 产生的影响第29-31页
第四章 高速经济增长时期:国家对社会的吸收第31-40页
    4.1 贫困状态与反贫困政策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区域性贫困:18个贫困地带和592个贫困县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国家的反贫困政策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非政府组织被吸收进反贫困体系第34页
    4.2 国家对社会的吸收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具体表现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原因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4.3 产生的影响第38-40页
第五章 新世纪初期:国家与社会的合作第40-53页
    5.1 贫困状态与反贫困政策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群体性贫困:14.8万个贫困村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国家的反贫困政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国家开始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反贫困的作用第42-43页
    5.2 国家与社会的合作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具体表现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原因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5.3 产生的影响第48-53页
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第53-57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53-54页
    6.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各自变革形成合力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政府必须为非政府组织提供肥沃的土壤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非政府组织自身必须扎根汲取土壤的养分第55-56页
    6.3 创新与不足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村庄权力结构对农村社会公正的影响--对苏北11镇28村的实证分析
下一篇: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失真及其防范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