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其他论文--生活论文

A/O-MBR-NF联用工艺处理回用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8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生活污水回用技术第16-17页
    1.3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与回用中的应用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历史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及特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展望第20-21页
    1.4 纳滤技术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纳滤的用途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内外纳滤膜的发展现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纳滤应用趋势第23-24页
    1.5 膜污染与膜清洗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膜污染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膜清洗技术第24-26页
    1.6 研究目的、意义与内容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第27-28页
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8-34页
    2.1 试验用水来源与水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用水来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用水水质第28-29页
    2.2 试剂与仪器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要使用试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使用仪器第30页
    2.3 检测分析方法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(MLSS)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化学需氧量(CODCr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氨氮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总氮(TN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总磷(TP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溶解氧(DO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水通量和脱盐率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扫描电镜表征(SEM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扫描探针显微镜表征(AFM)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电导率和 pH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1 浊度第32-34页
第3章 A/O-MBR 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第34-44页
    3.1 工艺流程与试验装置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流程与装置图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用膜组件性能参数第35页
    3.2 污泥接种与驯化第35-36页
    3.3 载体挂膜第36页
    3.4 污泥培养阶段的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5 水力停留时间(HRT)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HRT 对 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HRT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适宜 HRT 的确定第39页
    3.6 曝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曝气方式对 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曝气方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2-44页
第4章 纳滤深度处理 A/O-MBR 出水的效果研究第44-56页
    4.1 纳滤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验装置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验用纳滤膜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试验用水第45-46页
    4.2 操作压力对纳滤膜性能的影响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操作压力对纳滤膜透过通量和脱盐率的影响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操作压力对纳滤膜 CODCr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4.3 A/O-MBR-NF 联用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A/O-MBR-NF 联用系统对 CODCr的去除效果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A/O-MBR-NF 联用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A/O-MBR-NF 联用系统对 TN 的去除效果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A/O-MBR-NF 联用系统对 TP 的去除效果第53-54页
    4.4 A/O-MBR-NF 联用工艺出水水质与回用标准的比较第5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5章 膜污染与膜清洗第56-62页
    5.1 膜污染分析第56页
    5.2 膜清洗效果评价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比通量恢复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膜表面表征第59-60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0-62页
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62-6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2-63页
    6.2 主要创新点第63页
    6.3 建议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个人简历和学术成果第69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藻毒素总量分析方法及其在滇池水体污染特征研究
下一篇: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性研究--以沪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