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概论 | 第8-12页 |
·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OPAC、书目数据及Web2.0技术研究概述 | 第12-21页 |
·OPAC的研究概述 | 第12-13页 |
·OPAC的概念 | 第12页 |
·OPAC的发展历程 | 第12-13页 |
·OPAC系统基本功能 | 第13页 |
·书目数据服务 | 第13-17页 |
·MARC研究概述 | 第13-15页 |
·DC研究概述 | 第15-16页 |
·XML研究概述 | 第16-17页 |
·Web2.0研究概述 | 第17-19页 |
·Web2.0的来源 | 第17页 |
·Web2.0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Web2.0的代表性技术 | 第18-19页 |
·Web2.0时代给图书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| 第19-20页 |
·理念的变革 | 第19页 |
·技术的变革 | 第19页 |
·书目数据服务的变革 | 第19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国内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21-30页 |
·国内高校图书馆OPAC现状概述 | 第21-22页 |
·国产图书馆OPAC系统 | 第21页 |
·国外图书馆OPAC系统 | 第21-22页 |
·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功能调查 | 第22-23页 |
·调查方式的选择 | 第22页 |
·评估指标的确定 | 第22页 |
·调查对象的选择 | 第22-23页 |
·国内高校OPAC系统功能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6页 |
·检索功能 | 第23-24页 |
·浏览与导航 | 第24页 |
·检索结果显示 | 第24-25页 |
·外部资源链接 | 第25-26页 |
·系统友好性 | 第26页 |
·国内OPAC系统的不足之处 | 第26-27页 |
·OPAC系统改进的方向 | 第27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新一代OPAC系统的选择及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实例分析 | 第30-49页 |
·改进OPAC系统方式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·国外图书馆界对开源软件的研究 | 第30页 |
·国内图书馆界对开源软件的研究 | 第30-31页 |
·国外开源OPAC系统的调查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调查方式的选择 | 第33页 |
·评估指标的确定 | 第33页 |
·调查对象的选择 | 第33页 |
·国外开源OPAC功能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检索功能 | 第33-34页 |
·浏览与导航 | 第34-35页 |
·检索结果的展示 | 第35-36页 |
·信息资源的整合 | 第36页 |
·与用户的交互功能 | 第36-37页 |
·开源OPAC系统的选择 | 第37页 |
·VuFind概述 | 第37-38页 |
·VuFind的安装 | 第38-41页 |
·搭建支持环境 | 第38-39页 |
·VuFind下载和安装 | 第39-41页 |
·书目数据的导出 | 第41页 |
·书目数据的导入 | 第41-42页 |
·书目数据索引的建立 | 第42-47页 |
·Solr | 第42页 |
·书目数据的解析 | 第42-44页 |
·传递XML建立索引 | 第44页 |
·VuFind文件配置 | 第44-46页 |
·数据发布与展示 | 第46-47页 |
·检索样例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新一代OPAC系统的改进与实现 | 第49-62页 |
·索引的分词与解析 | 第49-54页 |
·编码的转换 | 第49-50页 |
·分词功能的实现 | 第50-52页 |
·CNMARC解析 | 第52-54页 |
·基于中文图书搜索功能的实现 | 第54-61页 |
·图书封面的获取 | 第54-57页 |
·图书简介和评论获取 | 第57-59页 |
·著者简介的获取 | 第59-60页 |
·发表评论 | 第60页 |
·Tag的添加 | 第60页 |
·我的收藏夹 | 第60-61页 |
·其他功能 | 第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6页 |
·总结 | 第62页 |
·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 | 第62-66页 |
·开源软件 | 第62-63页 |
·资源问题 | 第63-64页 |
·Mashup技术存在的问题 | 第64页 |
·OPAC在SNS中的应用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