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创新点摘要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33页 |
1.1 国内聚烯烃产业发展和技术进展 | 第10-15页 |
1.1.1 聚乙烯产品简述 | 第10-12页 |
1.1.2 市场分析与预测 | 第12-13页 |
1.1.3 我国聚乙烯技术进展分析 | 第13-15页 |
1.2 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| 第15-20页 |
1.2.1 Z-N 催化剂 | 第15-16页 |
1.2.2 Phillips 催化剂 | 第16页 |
1.2.3 茂金属催化剂 | 第16-17页 |
1.2.4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| 第17-19页 |
1.2.5 复合催化剂 | 第19-20页 |
1.2.6 存在问题与展望 | 第20页 |
1.3 亚胺配体及配合物 | 第20-26页 |
1.3.1 半醌亚胺及醌亚胺配体及配合物 | 第21-23页 |
1.3.2 杂环亚胺类配体及配合物 | 第23-26页 |
1.3.3 其他配体 | 第26页 |
1.4 二亚胺金属配合物及其在烯烃聚合中的表现 | 第26-32页 |
1.4.1 β-二亚胺配体及其配合物 | 第27-29页 |
1.4.2 α-二亚胺配体及其配合物 | 第29-32页 |
1.5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| 第32-33页 |
第2章 试验部分 | 第33-42页 |
2.1 原料和仪器 | 第33-34页 |
2.2 试验步骤 | 第34-42页 |
2.2.1 邻苯醌的合成 | 第34-35页 |
2.2.2 亚胺配体的合成 | 第35-38页 |
2.2.3 镍配合物的合成 | 第38-39页 |
2.2.4 铁配合物的合成 | 第39-40页 |
2.2.5 乙烯常压聚合 | 第40-41页 |
2.2.6 乙烯聚合物的表征 | 第41-42页 |
第3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6页 |
3.1 邻苯醌的提纯 | 第42页 |
3.2 邻苯醌亚胺配体的合成和分析 | 第42-48页 |
3.2.1 邻苯醌双亚胺配体的合成 | 第42-44页 |
3.2.2 邻苯醌双亚胺配体的薄层色谱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2.3 邻苯醌单亚胺配体的合成 | 第45-46页 |
3.2.4 邻苯醌单亚胺配体的分析 | 第46-48页 |
3.3 邻苯醌配合物的合成 | 第48-51页 |
3.3.1 邻苯醌镍配合物 1 的合成 | 第48-49页 |
3.3.2 邻苯醌镍配合物 2 的合成 | 第49页 |
3.3.3 邻苯醌铁配合物 3 的合成 | 第49-50页 |
3.3.4 邻苯醌铁配合物 4 的合成 | 第50-51页 |
3.4 配合物活性的影响因素 | 第51-56页 |
3.4.1 配体中芳环邻位取代基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51页 |
3.4.2 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3.4.3 Al/Ni 摩尔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3.4.4 不同的助催化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3.4.5 催化剂的聚合反应动力学 | 第54页 |
3.4.6 助催化剂为甲基铝氧烷的反应产物气相色谱图 | 第54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发表文章目录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详细摘要 | 第63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