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精确型面构建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1-13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3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1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2 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5-17页 |
1.2.1 国外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研究状况 | 第15-16页 |
1.2.2 国内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研究状况 | 第16-17页 |
1.2.3 板料成形数值模拟发展趋势 | 第17页 |
1.3 汽车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| 第17-19页 |
1.3.1 国内汽车模具行业发展状况 | 第18页 |
1.3.2 国外汽车模具行业发展状况 | 第18-19页 |
1.3.3 汽车冲压模具的发展趋势 | 第19页 |
1.4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4.1 课题来源 | 第19-20页 |
1.4.2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20页 |
1.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板料数值模拟及冲模的制造 | 第21-32页 |
2.1 板料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 | 第21-26页 |
2.1.1 有限元方程求解算法概述 | 第22-24页 |
2.1.2 壳单元构造技术概述 | 第24页 |
2.1.3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概述 | 第24-25页 |
2.1.4 接触处理技术概述 | 第25-26页 |
2.2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制造 | 第26-31页 |
2.2.1 汽车覆盖件冲模的制造特点 | 第27页 |
2.2.2 汽车覆盖件冲模制造设备 | 第27-29页 |
2.2.3 汽车覆盖件拉延模的制造过程 | 第29-31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拉延模具精确型面网格模型构建方法 | 第32-40页 |
3.1 网格映射相关算法 | 第32-34页 |
3.1.1 板料网格映射单元快速搜索 | 第32-33页 |
3.1.2 形函数法反求投影点坐标 | 第33-34页 |
3.2 拉延模具精确型面网格模型的构建流程 | 第34-35页 |
3.3 构建拉延模具精确型面网格模型的关键算法 | 第35-39页 |
3.3.1 网格映射中映射方向的选取 | 第35-36页 |
3.3.2 板料网格节点单位法向量的简便计算 | 第36-37页 |
3.3.3 板料网格节点厚度值的精确计算 | 第37页 |
3.3.4 工具网格节点偏移量的计算 | 第37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拉延模具精确型面曲面模型的构建方法 | 第40-48页 |
4.1 NURBS 曲线和曲面形状修改的基本理论 | 第40-43页 |
4.1.1 NURBS 曲线形状的修改 | 第40-42页 |
4.1.2 NURBS 曲面形状的修改 | 第42-43页 |
4.2 拉延模具精确型面曲面模型的构建流程 | 第43页 |
4.3 拉延模具精确型面曲面模型的构建方法 | 第43-47页 |
4.3.1 模具型面的面片重构 | 第44-45页 |
4.3.2 面片剪裁线的重构 | 第45-46页 |
4.3.3 面片拼接与曲面光顺 | 第46-4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前舱内横梁拉延模具精确型面构建实例 | 第48-58页 |
5.1 前舱内横梁数值仿真分析与试验 | 第48-53页 |
5.1.1 前舱内横梁模具和网格划分 | 第48-50页 |
5.1.2 材料参数和仿真参数的设置 | 第50-51页 |
5.1.3 冲压数值仿真结果 | 第51-52页 |
5.1.4 实际冲压试验结果 | 第52-53页 |
5.2 前舱内横梁模具精确型面的构建流程 | 第53页 |
5.3 前舱内横梁凹模精确型面网格模型的构建 | 第53-55页 |
5.3.1 凹模网格节点的偏移量的计算 | 第53-54页 |
5.3.2 凹模型面原始网格与精确网格的偏差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4 前舱内横梁凹模精确型面曲面的重构 | 第55-57页 |
5.4.1 控制顶点偏移量的计算 | 第55-56页 |
5.4.2 凹模精确型面曲面模型的重构 | 第56-57页 |
5.5 精确模面与原始模面偏差分析 | 第57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附录A 关键特征代码 | 第63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