阻燃型石蜡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8页 |
1.1 建筑节能的国内外研究背景 | 第14-17页 |
1.1.1 能源与环境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1.2 建筑能耗和建筑节能 | 第15-16页 |
1.1.3 国内外建筑节能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 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| 第17-20页 |
1.2.1 相变储能材料的定义 | 第17页 |
1.2.2 相变材料的分类 | 第17-18页 |
1.2.3 相变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8-20页 |
1.3 石蜡及其作为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
1.3.1 石蜡相变材料的优点 | 第20-21页 |
1.3.2 石蜡型复合定形PCM及制备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4 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| 第22-24页 |
1.4.1 介孔材料 | 第22-23页 |
1.4.2 介孔材料的合成 | 第23页 |
1.4.3 介孔材料的应用 | 第23-24页 |
1.5 高岭土简介及其在合成介孔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24-25页 |
1.5.1 高岭土简介 | 第24页 |
1.5.2 高岭土合成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1.6 本论文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| 第25-28页 |
1.6.1 研究的目的及主要意义 | 第25-26页 |
1.6.2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微波合成法制备介孔材料 | 第28-40页 |
2.1 引言 | 第28页 |
2.2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28-29页 |
2.2.1 实验试剂 | 第28-29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29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9-32页 |
2.3.1 介孔材料前驱物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2.3.2 介孔材料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2.3.3 制备介孔材料的正交实验 | 第31-32页 |
2.4 样品结构与性能测试 | 第32页 |
2.4.1 氮气吸附—脱附曲线测试 | 第32页 |
2.4.2 结构形貌分析 | 第32页 |
2.5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8页 |
2.5.1 正交实验 | 第32-37页 |
2.5.2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| 第37-3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石蜡/介孔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| 第40-50页 |
3.1 引言 | 第40页 |
3.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| 第40-41页 |
3.2.1 实验试剂 | 第40-41页 |
3.2.2 实验仪器 | 第41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3.4 分析方法 | 第42页 |
3.4.1 红外分析 | 第42页 |
3.4.2 稳定性分析 | 第42页 |
3.4.3 N_2物理吸附-脱附 | 第42页 |
3.4.4 微相分析 | 第42页 |
3.4.5 差示扫描量热(DSC) | 第42页 |
3.5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9页 |
3.5.1 复合相变材料的红外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5.2 复合相变材料的吸附量及稳定性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5.3 N_2物理吸附-脱附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5.4 微相分析 | 第45-47页 |
3.5.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(DSC) | 第47-4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阻燃型石蜡储能墙板的制备 | 第50-57页 |
4.1 引言 | 第50页 |
4.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| 第50-51页 |
4.2.1 实验材料 | 第50页 |
4.2.2 仪器设备 | 第50-51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51-52页 |
4.3.1 储能墙板的制备 | 第51-52页 |
4.4 分析方法 | 第52-53页 |
4.4.1 导热性能测试 | 第52页 |
4.4.2 阻燃性能测试 | 第52-53页 |
4.4.3 保温性能测试 | 第53页 |
4.5 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53-55页 |
4.5.1 导热性能 | 第53-54页 |
4.5.2 阻燃性能 | 第54-55页 |
4.5.3 保温性能 | 第5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5.1 结论 | 第57-58页 |
5.2 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