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包埋法固定化的优势 | 第12-13页 |
1.2 固定化包埋载体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无机载体 | 第13页 |
1.2.2 海藻酸钠载体 | 第13-14页 |
1.2.3 聚乙烯醇(PVA)载体 | 第14页 |
1.2.4 新型载体 | 第14-15页 |
1.2.5 其他载体 | 第15页 |
1.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处理含氮废水中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1.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17-18页 |
1.5 天然植物纤维简介 | 第18-19页 |
1.5.1 天然植物纤维的基本结构与应用 | 第18-19页 |
1.5.2 刺槐纤维 | 第19页 |
1.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9-21页 |
1.6.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6.2 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2 刺槐纤维复合 PVA 凝胶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21-38页 |
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21-22页 |
2.1.1 实验试剂 | 第21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21-22页 |
2.2 实验原理及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2.1 实验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2.2 固定化凝胶颗粒的制备流程 | 第23-24页 |
2.2.3 实验反应装置图 | 第24页 |
2.3 分析测试 | 第24-25页 |
2.3.1 保留率 | 第24页 |
2.3.2 弹性 | 第24页 |
2.3.3 压缩强度 | 第24-25页 |
2.3.4 比表面 | 第25页 |
2.3.5 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25页 |
2.3.6 密度 | 第25页 |
2.3.7 含水率 | 第25页 |
2.4 单因素实验与结果分析 | 第25-32页 |
2.4.1 硼酸的质量分数对 PVA 凝胶颗粒的影响 | 第26页 |
2.4.2 无机盐交联剂对 PVA 凝胶颗粒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2.4.3 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对 PVA 凝胶颗粒的影响 | 第28页 |
2.4.4 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对 PVA 凝胶颗粒的影响 | 第28-31页 |
2.4.5 交联反应时间对 PVA 凝胶颗粒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2.5 刺槐纤维的改性处理及其对凝胶颗粒的影响 | 第32-36页 |
2.5.1 刺槐纤维预处理的实验步骤 | 第33页 |
2.5.2 改性后刺槐纤维的 SEM 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5.3 刺槐纤维粒径对 PVA 凝胶颗粒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2.5.4 刺槐纤维质量分数对 PVA 凝胶颗粒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2.6 刺槐纤维表面改性前后 PVA 凝胶颗粒性能的比较 | 第36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3 刺槐纤维复合 PVA 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制备工艺优化 | 第38-48页 |
3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38-39页 |
3.2 模拟废水组成 | 第39页 |
3.3 高效硝化菌的驯化 | 第39-44页 |
3.3.1 供试污泥 | 第40页 |
3.3.2 试验装置 | 第40-41页 |
3.3.3 试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3.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4页 |
3.4 刺槐纤维复合 PVA 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包埋条件的优化 | 第44-47页 |
3.4.1 实验部分 | 第44-45页 |
3.4.2 正交试验分析方法 | 第45页 |
3.4.3 实验结果讨论 | 第45-4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4 刺槐纤维复合 PVA 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处理模拟氨氮废水的研究37 | 第48-58页 |
4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48页 |
4.2 模拟废水组成 | 第48页 |
4.3 固定化微生物激活 | 第48-52页 |
4.3.1 实验装置 | 第48页 |
4.3.2 实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4.3.3 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填充率 | 第49页 |
4.3.4 微生物激活实验与结果讨论 | 第49-52页 |
4.4 固定化微生物颗粒水处理特性研究 | 第52-56页 |
4.4.1 实验方法 | 第52-53页 |
4.4.2 实验与结果讨论 | 第53-5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5 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个人简历、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