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1 引言 | 第10-19页 |
1.1 PILRs家族简介 | 第10-12页 |
1.1.1 PILRa | 第11页 |
1.1.2 PILRβ | 第11-12页 |
1.2 PILRs家族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1.2.1 PILRα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2.2 PILRβ的研究进展 | 第13页 |
1.2.3 本实验室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3 真核生物mRNA的选择性剪接 | 第14-17页 |
1.3.1 选择性剪接的形成过程 | 第14-15页 |
1.3.2 选择性剪接的模式 | 第15-16页 |
1.3.3 选择性剪接的调控 | 第16-17页 |
1.4 真核生物的3’非翻译区 | 第17-18页 |
1.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8-19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7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19-21页 |
2.1.1 试验动物 | 第19页 |
2.1.2 载体和菌株 | 第19页 |
2.1.3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9-20页 |
2.1.4 主要药品及试剂盒 | 第20页 |
2.1.5 缓冲液与主要试剂的配制 | 第20-21页 |
2.1.6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 | 第21页 |
2.1.7 相关生物信息学网站 | 第21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1-26页 |
2.2.1 样本采集 | 第21页 |
2.2.2 总RNA的提取 | 第21-22页 |
2.2.3 反转录合成cDNA | 第22页 |
2.2.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| 第22-23页 |
2.2.5 PCR扩增 | 第23-24页 |
2.2.6 PCR产物的纯化 | 第24页 |
2.2.7 回收的PCR产物与T载体连接 | 第24页 |
2.2.8 转化 | 第24页 |
2.2.9 转化菌落的PCR鉴定 | 第24页 |
2.2.10 质粒DNA的小规模提取 | 第24页 |
2.2.11 质粒的酶切鉴定 | 第24页 |
2.2.12 重组质粒的测序与序列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2.13 猪PILRB 3'UTR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 | 第25页 |
2.2.14 细胞的培养、诱导、转染和检测 | 第25-26页 |
2.2.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26页 |
2.3 统计分析 | 第26-27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43页 |
3.1 猪PILR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| 第27-33页 |
3.1.1 克隆 | 第27-28页 |
3.1.2 猪PILRA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1.3 猪PILRA基因蛋白一级结构分析 | 第31页 |
3.1.4 猪PILRA基因蛋白三级结构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1.5 猪PILRA同源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 PILRs的表达 | 第33-37页 |
3.2.1 组织表达谱的构建 | 第33-35页 |
3.2.2 诱导表达 | 第35-37页 |
3.3 猪PILRB基因3’UTR区缺失的功能研究 | 第37-43页 |
3.3.1 猪PILRB基因3’UTR区序列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.2 猪PILRB基因3’UTR区的克隆 | 第38-40页 |
3.3.3 猪PILRB基因3’UTR区报告基因载体构建 | 第40-41页 |
3.3.4 3 ’UTR区变异剪接对PILRB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4 讨论 | 第43-46页 |
4.1 猪PILRA基因的克隆、同源性和蛋白结构分析 | 第43页 |
4.2 猪PILRs基因的表达与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2.1 组织表达 | 第43-44页 |
4.2.2 诱导表达 | 第44页 |
4.3 猪PILRB基因3’UTR区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 | 第44-46页 |
5 结论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