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0 绪论 | 第8-20页 |
1 “物象”和“意象” | 第8-12页 |
2 写实主义与现代主义——20 世纪 20-40 年代中国文学创作主潮 | 第12-17页 |
3 从物象到意象——张爱玲 40 年代小说的独特性 | 第17-20页 |
1 以物象的方式反拨 20-40 年代写实主义主潮 | 第20-30页 |
1.1 张爱玲 40 年代小说中的物象概述 | 第20-24页 |
1.2 与 20-40 年代其他作家小说中的物象比较——以《子夜》为个案 | 第24-27页 |
1.3 张爱玲 40 年代小说中的典型物象 | 第27-30页 |
2 以意象的方式区别于 20-40 年代现代主义主潮 | 第30-41页 |
2.1 张爱玲 40 年代小说中的意象概述 | 第30-34页 |
2.2 与 20-40 年代现代主义小说中的意象比较——以“新感觉派”为中心 | 第34-38页 |
2.3 张爱玲 40 年代小说中的典型意象 | 第38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5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