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自锚式悬索桥特点 | 第9-10页 |
1.2 自锚式悬索桥发展历史及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桥梁结构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4 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5 自锚式悬索桥抗震发展概述 | 第15-17页 |
1.6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缩尺模型设计及验证 | 第19-39页 |
2.1 工程概况 | 第19-20页 |
2.2 缩尺模型设计 | 第20-30页 |
2.2.1 相似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2 相似比的设计 | 第22-23页 |
2.2.3 材料等效与刚度等效过程 | 第23-30页 |
2.3 缩尺模型有限元分析及动力特性对比 | 第30-37页 |
2.3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1页 |
2.3.2 原桥动力特性分析与实测对比 | 第31-36页 |
2.3.3 模型桥动力特性与原桥动力特性对比 | 第36-37页 |
2.4 结论 | 第37-39页 |
第3章 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施工全过程模型试验研究 | 第39-51页 |
3.1 原桥实际施工全过程 | 第39-48页 |
3.1.1 某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概况 | 第39-40页 |
3.1.2 分阶段吊杆张拉方法 | 第40-48页 |
3.2 原桥与模型试验施工全过程对比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2.1 主缆坐标对比 | 第48-49页 |
3.2.2 吊索力对比 | 第49页 |
3.3 结论 | 第49-51页 |
第4章 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索力张拉顺序优化试验研究 | 第51-71页 |
4.1 引言 | 第51页 |
4.2 索力优化理论 | 第51-53页 |
4.3 吊索张拉方案对比分析 | 第53-61页 |
4.3.1 吊索张拉概述 | 第53-54页 |
4.3.2 吊索张拉常用方法 | 第54-56页 |
4.3.3 吊索张拉方案设计 | 第56-61页 |
4.4 模型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1-69页 |
4.4.1 吊索应力对比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4.2 主缆应力对比分析 | 第62-64页 |
4.4.3 主缆位移对比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4.4 主梁关键位置位移对比分析 | 第66-69页 |
4.5 结论 | 第69-71页 |
第5章 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响应及减隔震控制研究 | 第71-87页 |
5.1 引言 | 第71页 |
5.2 自锚式悬索桥近断层地震激励下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| 第71-76页 |
5.2.1 近断层地震记录波选取 | 第71-72页 |
5.2.2 自锚式悬索桥在近断层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规律 | 第72-76页 |
5.3 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力学性能研究 | 第76-83页 |
5.3.1 试验概况 | 第76-77页 |
5.3.2 支座压缩性能试验 | 第77-78页 |
5.3.3 支座剪切性能的剪应变相关性试验 | 第78-80页 |
5.3.4 支座剪切性能的加载频率相关性试验 | 第80-81页 |
5.3.5 支座剪切性能的压应力相关性试验 | 第81页 |
5.3.6 支座剪切性能的反复加载次数相关性试验 | 第81-82页 |
5.3.7 支座极限剪切性能试验 | 第82-83页 |
5.4 基于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减隔震控制研究 | 第83-86页 |
5.4.1 高阻尼隔震支座选取 | 第83-84页 |
5.4.2 远近场地震激励下 HDR 隔震支座减震效果分析 | 第84-86页 |
5.5 结论 | 第86-8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7-89页 |
结论 | 第87页 |
展望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| 第93-95页 |
致谢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