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7-55页 |
1.1 光催化概述 | 第17-24页 |
1.1.1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| 第18-20页 |
1.1.2 影响光催化反应的因素 | 第20-24页 |
1.2 半导体光电催化概述 | 第24-33页 |
1.2.1 半导体光电催化基本原理 | 第25-29页 |
1.2.2 半导体光电催化分解水 | 第29-33页 |
1.3 二氧化钛光催化概述 | 第33-40页 |
1.3.1 二氧化钛的晶型结构 | 第34-35页 |
1.3.2 二氧化钛的合成 | 第35-36页 |
1.3.3 二氧化钛光催化基本原理 | 第36-38页 |
1.3.4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改性 | 第38-40页 |
1.4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案 | 第40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55页 |
第二章 CuCl_2浓度对锐钛矿、金红石、板钛矿TiO_2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 | 第55-78页 |
2.1 引言 | 第55-56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56-61页 |
2.2.1 材料和试剂 | 第56-57页 |
2.2.2 催化剂表征 | 第57-59页 |
2.2.3 光催化反应 | 第59页 |
2.2.4 Cu~+离子的测定 | 第59-60页 |
2.2.5 六价铬离子的测定 | 第60页 |
2.2.6 电极制备及光电化学测试 | 第60-61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1-73页 |
2.3.1 TiO_2晶型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2.3.2 CuCl_2浓度的影响 | 第63-67页 |
2.3.3 光强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2.3.4 光电化学测试 | 第68-69页 |
2.3.5 Cu~(2+)还原物种 | 第69-72页 |
2.3.6 机理的探讨 | 第72-73页 |
2.4 结论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第三章 CuWO_4修饰TiO_2及其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研究 | 第78-97页 |
3.1 引言 | 第78-80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80-82页 |
3.2.1 材料和试剂 | 第80页 |
3.2.2 CuWO_4的合成 | 第80页 |
3.2.3 催化剂表征 | 第80页 |
3.2.4 光催化反应 | 第80-81页 |
3.2.5 活性物种检测 | 第81页 |
3.2.6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| 第81-82页 |
3.2.7 电极制备及光电化学测试 | 第82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82-92页 |
3.3.1 催化剂表征 | 第82-84页 |
3.3.2 光催化活性 | 第84-87页 |
3.3.3 催化剂稳定性 | 第87-88页 |
3.3.4 活性物种的生成 | 第88-91页 |
3.3.5 机理的探讨 | 第91-92页 |
3.4 结论 | 第92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7页 |
第四章 Pt和B_4O_7~(2-)表面修饰提高TiO_2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协同效应研究 | 第97-115页 |
4.1 引言 | 第97-98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98-102页 |
4.2.1 材料和试剂 | 第98页 |
4.2.2 催化剂合成与表征 | 第98-100页 |
4.2.3 光化学反应 | 第100页 |
4.2.4 活性物种检测 | 第100-101页 |
4.2.5 硼酸根吸附实验 | 第101页 |
4.2.6 电极制备及光电化学测试 | 第101-102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02-110页 |
4.3.1 光催化降解有机物 | 第102-103页 |
4.3.2 变量的影响 | 第103-106页 |
4.3.3 活性物种的生成 | 第106-108页 |
4.3.4 (光)电化学测试 | 第108-110页 |
4.4 结论 | 第110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15页 |
第五章 Pt和Na_2CO_3表面修饰提高TiO_2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协同效应研究 | 第115-133页 |
5.1 引言 | 第115-116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116-119页 |
5.2.1 材料和试剂 | 第116-117页 |
5.2.2 催化剂表征 | 第117-118页 |
5.2.3 光催化反应 | 第118-119页 |
5.2.4 活性物种检测 | 第119页 |
5.2.5 电极制备及光电化学测试 | 第119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19-128页 |
5.3.1 光催化活性 | 第119-121页 |
5.3.2 变量的影响 | 第121-123页 |
5.3.3 活性物种的生成 | 第123-125页 |
5.3.4 光电化学测试 | 第125-127页 |
5.3.5 机理的探讨 | 第127-128页 |
5.4 结论 | 第128-1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9-13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33-138页 |
6.1 结论 | 第133-135页 |
6.2 展望 | 第135-1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7-138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| 第138-139页 |
致谢 | 第139-1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