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高校基于责任中心构建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高校外部竞争压力的加剧 | 第9-10页 |
1.1.2 高校内部管理需求的提升 | 第10-11页 |
1.1.3 国外高校RCM的应用效果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方法及目的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理论概念及文献综述 | 第14-27页 |
2.1 责任中心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8页 |
2.1.1 产权理论 | 第14-16页 |
2.1.2 分权管理思想 | 第16-18页 |
2.2 责任中心相关概念简述 | 第18-21页 |
2.2.1 责任会计概述 | 第18-19页 |
2.2.2 责任中心概述 | 第19-21页 |
2.3 作业成本法概述 | 第21-22页 |
2.4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22-27页 |
2.4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22-24页 |
2.4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24-27页 |
第3章 案例分析:责任中心管理模式的构建 | 第27-37页 |
3.1 实施背景 | 第27-28页 |
3.2 责任中心管理模式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 | 第28-30页 |
3.3 责任中心管理模式的架构和运行 | 第30-35页 |
3.3.1 责任中心的划分 | 第30-31页 |
3.3.2 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 | 第31-34页 |
3.3.3 预算编制流程 | 第34-35页 |
3.4 RCM模式实践参与者的反馈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模拟案例:S大学责任中心管理模式的构建 | 第37-56页 |
4.1 S大学的基本情况 | 第37-39页 |
4.1.1 学校概况 | 第37页 |
4.1.2 机构设置 | 第37-39页 |
4.2 S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现状 | 第39-44页 |
4.2.1 现行财务管理制度 | 第39-40页 |
4.2.2 预算管理制度 | 第40页 |
4.2.3 收入类型及结构 | 第40-41页 |
4.2.4 支出类型及测算依据 | 第41-42页 |
4.2.5 现行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| 第42-44页 |
4.3 推行责任中心管理模式的先期准备工作 | 第44页 |
4.4 责任中心的划分 | 第44-48页 |
4.4.1 收入中心的分类 | 第46-47页 |
4.4.2 行政服务中心的分类 | 第47-48页 |
4.5 间接成本的分配 | 第48-49页 |
4.5.1 行政间接成本 | 第48-49页 |
4.5.2 资源中心成本 | 第49页 |
4.6 收入中心的成本及收入构成 | 第49-51页 |
4.6.1 学院的成本构成 | 第49-50页 |
4.6.2 学院的收入构成 | 第50-51页 |
4.7 学校提成率和校级资助金的分配 | 第51-53页 |
4.7.1 确定学校提成率的原则 | 第52-53页 |
4.7.2 校级资助金的分配原则 | 第53页 |
4.8 S大学预算管理流程设计 | 第53-56页 |
第5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6-59页 |
5.1 结论 | 第56-57页 |
5.2 建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