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0页 |
(一) 研究的缘由 | 第7页 |
(二)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《新青年》相关的几个问题 | 第7-8页 |
(三) 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一、 《新青年》培育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厚土壤 | 第10-15页 |
(一) 《新青年》从致力于思想启蒙演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 | 第10-13页 |
(二) 《新青年》养成了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| 第13-15页 |
二、 《新青年》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介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先声 | 第15-19页 |
(一) 《新青年》重点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学说 | 第15-16页 |
(二) 《新青年》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原理 | 第16-18页 |
(三) 《新青年》传播了阶级斗争学说 | 第18-19页 |
三、 《新青年》在论争中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释 | 第19-31页 |
(一) 《新青年》与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争: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阐释 | 第19-23页 |
1. 《新青年》与基尔特社会主义论争的缘起 | 第19-20页 |
2. 《新青年》与基尔特社会主义论争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3页 |
(二) 《新青年》与无政府主义的论争:对无产阶级专政及阶级斗争理论的阐释 | 第23-26页 |
1. 《新青年》与无政府主义论争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6页 |
2. 《新青年》与无政府主义论争中阐述的主要论点 | 第26页 |
(三) 新青年参与“科学与人生观”的论争:对唯物史观理论的实践 | 第26-31页 |
1. 《新青年》对玄学派“唯意志论”的驳斥 | 第27-28页 |
2. 《新青年》对科学派的“科学万能论”进行了批判 | 第28-31页 |
四、 《新青年》关于中国革命问题初步回答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| 第31-37页 |
(一) 《新青年》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探索的阐释 | 第31-35页 |
1. 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问题 | 第31-32页 |
2. 关于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| 第32-33页 |
3. 关于农民是国民革命的同盟军问题 | 第33-34页 |
4. 关于统一战线问题 | 第34页 |
5. 关于革命的武装斗争问题 | 第34-35页 |
(二) 《新青年》对于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的探索 | 第35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