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内外农业发展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外绩效评价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3.3 技术路线图 | 第13-15页 |
1.4 研究创新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 | 第16-22页 |
2.1 农业与农业企业 | 第16-18页 |
2.2 绩效评价理论 | 第18页 |
2.2.1 目标管理理论 | 第18页 |
2.2.2 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18页 |
2.2.3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8页 |
2.2.4 系统管理理论 | 第18页 |
2.3 绩效评价方法 | 第18-22页 |
2.3.1 不同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| 第18-20页 |
2.3.2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确定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| 第22-28页 |
3.1 上市公司样本选择 | 第22-23页 |
3.1.1 样本公司的选择原则 | 第22页 |
3.1.2 样本公司的确定 | 第22-23页 |
3.2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基本模型 | 第23-25页 |
3.2.1 CCR模型 | 第23-24页 |
3.2.2 BCC模型 | 第24页 |
3.2.3 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| 第24-25页 |
3.3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| 第25-28页 |
第四章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| 第28-48页 |
4.1 数据计算 | 第28-34页 |
4.1.1 基于BCC模型的静态计算结果 | 第28-31页 |
4.1.2 基于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动态计算结果 | 第31-34页 |
4.2 农业整体绩效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2.1 BCC静态评价结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2.2 Malmquist动态评价结果分析 | 第35页 |
4.3 子行业绩效分析 | 第35-42页 |
4.3.1 子行业绩效对比 | 第35-37页 |
4.3.2 种植业绩效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3.3 林业绩效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3.4 畜牧业绩效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3.5 渔业绩效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4 样本公司绩效分析 | 第42-48页 |
4.4.1 DEA有效型公司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4.2 绩效增长型公司分析 | 第44页 |
4.4.3 绩效下降型公司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4.4 个体动态分析 | 第45-48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| 第48-51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8-49页 |
5.2 对策建议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附录A 2012-2016年30家农业产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 | 第54-60页 |
附录B 非DEA有效样本公司投影分析数据 | 第60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