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京津冀水资源一体化优化配置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 | 第13-16页 |
1.3.1 国外相关研究梳理 | 第13-14页 |
1.3.2 国内相关研究梳理 | 第14-15页 |
1.3.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1.4.1 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.2 创新点 | 第17页 |
1.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京津冀水资源一体化理论基础 | 第19-25页 |
2.1 水资源及其相关概念 | 第19-21页 |
2.1.1 水资源的涵义 | 第19页 |
2.1.2 水资源的特点 | 第19-20页 |
2.1.3 水资源一体化 | 第20-21页 |
2.2 京津冀水资源一体化 | 第21页 |
2.3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3.1 以需定供的水资源配置 | 第22页 |
2.3.2 以供定需的水资源配置 | 第22页 |
2.3.3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 | 第22-23页 |
2.4 水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| 第23-2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京津冀水资源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5-37页 |
3.1 京津冀水资源现状 | 第25-27页 |
3.2 京津冀水资源一体化利用现状 | 第27-33页 |
3.2.1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总量及人均水资源情况 | 第27-28页 |
3.2.2 京津冀地区供水用水情况 | 第28-30页 |
3.2.3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 | 第30-33页 |
3.3 京津冀水资源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3-34页 |
3.3.1 水资源一体化危机意识不够强 | 第33页 |
3.3.2 水资源一体化制度规划不到位 | 第33页 |
3.3.3 水资源一体化资金保障不到位 | 第33-34页 |
3.3.4 水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不平衡 | 第34页 |
3.3.5 水资源一体化合作成效不显著 | 第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7页 |
第4章 京津冀水资源一体化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| 第37-51页 |
4.1 系统动力学理论 | 第37-39页 |
4.1.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| 第37-38页 |
4.1.2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| 第38-39页 |
4.2 京津冀水资源一体化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| 第39-50页 |
4.2.1 确定系统边界 | 第39-40页 |
4.2.2 因果关系分析 | 第40-43页 |
4.2.3 系统流图建立 | 第43-48页 |
4.2.4 系统方程式 | 第48-49页 |
4.2.5 模型模拟仿真 | 第49-5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京津冀水资源一体化优化配置方案及政策建议 | 第51-63页 |
5.1 京津冀水资源一体化优化配置方案 | 第51-59页 |
5.1.1 方案设置 | 第51页 |
5.1.2 参数设定 | 第51-53页 |
5.1.3 结果分析 | 第53-59页 |
5.2 建议对策 | 第59-62页 |
5.2.1 节约利用水资源,协同解决水危机 | 第59-60页 |
5.2.2 注重开发水资源,建立区域补偿机制 | 第60-61页 |
5.2.3 加强保护水资源,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| 第61页 |
5.2.4 加强水资源一体化府际合作 | 第61-6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