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7-16页 |
1.1 发光材料 | 第7-9页 |
1.1.1 发光材料的分类 | 第7-8页 |
1.1.2 光致发光的机理 | 第8页 |
1.1.3 光致发光的特征光谱 | 第8-9页 |
1.2 YVO_4:Eu~(3+)发光材料简介 | 第9-12页 |
1.2.1 YVO_4:Eu~(3+)晶体结构 | 第9-10页 |
1.2.2 YVO_4:Eu~(3+)发光特性 | 第10-11页 |
1.2.3 YVO_4:Eu~(3+)应用前景 | 第11-12页 |
1.3 YVO_4:Eu~(3+)发光材料制备技术及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.1 YVO_4:Eu~(3+)发光材料制备技术 | 第12-13页 |
1.3.2 YVO_4:Eu~(3+)发光材料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4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.1 论文的选题意义 | 第14页 |
1.4.2 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5 论文的结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实验方法与表征测试 | 第16-18页 |
2.1 实验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1.1 实验所需材料与设备 | 第16页 |
2.1.2 实验设备 | 第16页 |
2.1.3 实验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2 表征测试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钡与铕共掺杂钒酸钇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18-27页 |
3.1 实验过程 | 第18-19页 |
3.1.1 实验步骤 | 第18-19页 |
3.1.2 测试与分析 | 第19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6页 |
3.2.1 YVO_4:Eu~(3+),Ba~(2+)荧光粉晶体结构分析 | 第19-21页 |
3.2.2 YVO_4:Eu~(3+),Ba~(2+)荧光粉表面形貌分析 | 第21页 |
3.2.3 YVO_4:Eu~(3+),Ba~(2+)荧光粉光学性能分析 | 第21-23页 |
3.2.4 热处理对 YVO_4:Eu~(3+),Ba~(2+)荧光粉的影响 | 第23-2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4章 锶与铕共掺杂钒酸钇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27-34页 |
4.1 实验过程 | 第27-28页 |
4.1.1 实验步骤 | 第27-28页 |
4.1.2 测试与分析 | 第28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3页 |
4.2.1 YVO_4:Eu~(3+),Sr~(2+)荧光粉晶体结构与微观形貌分析 | 第28-30页 |
4.2.2 YVO_4:Eu~(3+),Sr~(2+)荧光粉发光性能分析 | 第30页 |
4.2.3 热处理对 YVO_4:Eu~(3+),Sr~(2+)荧光粉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5章 碱土元素与铕共掺杂钒酸钇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34-40页 |
5.1 实验过程 | 第34-35页 |
5.1.1 实验步骤 | 第34-35页 |
5.1.2 测试与分析 | 第35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39页 |
5.2.1 YVO_4:Eu~(3+), M~(2+)(M = Mg, Ca, Sr, Ba)荧光粉晶体结构分析 | 第35-36页 |
5.2.2 YVO_4:Eu~(3+), M~(2+)(M = Mg, Ca, Sr, Ba)荧光粉表面形貌分析 | 第36-37页 |
5.2.3 YVO_4:Eu~(3+), M~(2+)(M = Mg, Ca, Sr, Ba)荧光粉发光性能分析 | 第37-38页 |
5.2.4 YVO_4:Eu~(3+), M~(2+)(M = Mg, Ca, Sr, Ba)荧光粉色度 CIE 分析 | 第38-39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6.1 结论 | 第40页 |
6.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