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信贷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5-19页 |
2.1 信贷相关理论研究的分析 | 第15-17页 |
2.1.1 信贷管理理论 | 第15页 |
2.1.2 金融深化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1.3 信贷配给理论 | 第16页 |
2.1.4 金融抑制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1.5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7页 |
2.2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 | 第17-1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19-43页 |
3.1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本情况 | 第19-22页 |
3.1.1 所在地域基本情况 | 第19-20页 |
3.1.2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状况 | 第20-22页 |
3.2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管理现状 | 第22-25页 |
3.2.1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管理的基本规则 | 第22-23页 |
3.2.2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管理组织架构 | 第23-24页 |
3.2.3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的基本操作规程 | 第24页 |
3.2.4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资产资本情况 | 第24-25页 |
3.3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25-32页 |
3.3.1 风险防范能力不强 | 第25-27页 |
3.3.2 盈利能力不强 | 第27-28页 |
3.3.3 信贷产品定价不科学 | 第28-29页 |
3.3.4 资本水平制约信贷业务发展 | 第29页 |
3.3.5 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| 第29页 |
3.3.6 同业竞争处于劣势 | 第29-30页 |
3.3.7 缺少核心竞争力 | 第30-32页 |
3.4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2-42页 |
3.4.1 内控和风险管理有效性不足 | 第32-35页 |
3.4.2 内部股权设置不合理 | 第35-36页 |
3.4.3 “三会一层”设置存在问题 | 第36-37页 |
3.4.4 激励机制不科学 | 第37-38页 |
3.4.5 农村信贷环境欠佳 | 第38-41页 |
3.4.6 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| 第41页 |
3.4.7 政策引导扶持欠缺 | 第41-4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管理策略 | 第43-55页 |
4.1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管理的内部策略 | 第43-48页 |
4.1.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| 第43-44页 |
4.1.2 提高资本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 | 第44页 |
4.1.3 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信贷业务行为 | 第44-45页 |
4.1.4 拓宽资金渠道增强资金实力 | 第45页 |
4.1.5 完善激励分配机制 | 第45-47页 |
4.1.6 增强内部控制机制有效性 | 第47页 |
4.1.7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增加智力储备 | 第47-48页 |
4.1.8 加快向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步伐 | 第48页 |
4.2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管理的外部策略 | 第48-52页 |
4.2.1 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扶持 | 第48-49页 |
4.2.2 明确市场定位 | 第49-50页 |
4.2.3 坚持精细化和特色化以及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| 第50-51页 |
4.2.4 主动培育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金融环境 | 第51-52页 |
4.3 哈尔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管理的保障措施 | 第52-54页 |
4.3.1 加强信贷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| 第52-54页 |
4.3.2 注重员工业务培训 | 第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后记 | 第60-6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