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出版事业论文--出版工作理论论文--出版工作自动化论文

基于天津民俗文化的青少年读物数字化开发与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8页
    1.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课题研究目的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9页
    1.3 数字化读物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1.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2-14页
第二章 民俗文化与数字化读物的关系第14-17页
    2.1 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的数字化读物设计概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数字化读物的概念及特征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数字化读物的“体验性阅读”第14-15页
    2.2 “互联网+”与民俗文化的结合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民俗文化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的多角度呈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数字化读物的阅读模式创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数字化读物应用第16-17页
第三章 天津民俗文化价值体现与传播途径第17-26页
    3.1 天津民俗文化历史及内容提炼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神话故事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天津方言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民间艺术第20-22页
    3.2 天津民俗文化中的精神价值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以传承与教育为主的价值导向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民俗文化的精神提炼与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3.3 天津民俗文化传播途径的调研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纸媒书籍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多媒体网络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数字化阅读软件第25-26页
第四章 青少年阅读习惯及兴趣调研分析第26-35页
    4.1 青少年阅读现状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阅读范围广泛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阅读内容通俗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阅读形式单一第27-28页
    4.2 青少年阅读倾向性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阅读动机明确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阅读方向实用化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阅读方式趣味化第29-30页
    4.3 基于天津民俗文化青少年阅读情况调研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青少年的阅读需求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调研数据整理及结论分析第32-35页
第五章 以天津民俗文化为背景的数字化读物APP设计研究第35-48页
    5.1 《俗画》数字化读物界面视觉设计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选择创作方法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确定视觉风格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绘制设计路线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数字化读物的界面设计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4.1 简洁统一化设计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4.2 整体易用化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4.3 普适趣味化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 5.2 针对青少年的数字化读物界面功能性设计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挖掘天津民俗,提炼故事精华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依托界面设计,贴近青少年生活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利用多媒体技术,拓展形式加强互动第41-42页
    5.3 《俗画》数字化读物的人机交互设计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引导性动态显示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人机学互动操作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情感化生动体验第45页
    5.4 《俗画》数字化读物APP的应用设计及传播策略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《俗画》数字化读物应用策略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4.1.1 利用交流互动环节设计提高数字化读物的应用效果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4.1.2 利用休闲娱乐环节设计增强数字化读物的应用体验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《俗画》数字化读物的传播策略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4.2.1 发挥教育机构推广作用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4.2.2 发挥政府部门引导作用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4.2.3 发挥网络平台传播作用第47-48页
第六章 总结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3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3-54页
致谢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故事形态学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研究
下一篇:少儿国学图书《少年读史记》出版策划的成功之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