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组合结构论文

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—再生砌体墙结构拟静力试验与抗震性能评估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再生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再生混凝土砌体墙的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钢筋再生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型钢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框架砌体墙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4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8-22页
2 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-再生砌体墙结构拟静力试验第22-34页
    2.1 试验目的第22页
    2.2 试验及试件设计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件模型选取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试验参数设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试件设计第24-26页
    2.3 试验用材料及其力学性能试验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钢筋及型钢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再生混凝土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再生墙体砌块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砂浆第28页
    2.4 试件制作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框架部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墙体部分第29页
    2.5 加载方案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加载装置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加载制度第29-30页
    2.6 试验测试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测试内容及手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测点及仪表布置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数据采集及试验现象记录第32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2-34页
3 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-再生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第34-49页
    3.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过程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破坏形态第36-38页
    3.2 试验滞回性能与耗能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滞回曲线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骨架曲线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耗能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3 应变测试结果及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8-49页
4 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-再生砌体墙结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第49-75页
    4.1 抗震性能水准划分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国内、外规范对性能水准的划分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基于材料层面的性能水准划分准则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针对本文的性能水准划分第51页
    4.2 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-再生砌体墙结构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划分准则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性能水准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性能指标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再生砌块砌体墙的性能指标第55-56页
    4.3 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-再生砌体墙结构性能评定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各性能水准及极限状态判别标准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结构性能水准划分`第56-59页
    4.4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单元选择及截面划分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非线性属性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静力推覆分析第63页
    4.5 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-再生砌体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第63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模型设计及非线性模型建立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整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墙体布置变化的影响第69-7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3-75页
5 结论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5.1 本文主要结论第75-76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6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附录第78页
    附录一:硕士期间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第78页
    附录二:硕士期间参与的与本论文相关的科研项目第78页
    附录三:硕士期间获奖情况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强钢组合Y型偏心支撑框架结构滞回性能参数分析
下一篇:突发事件下建筑物出口疏散能力模型及仿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