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1.1 研究意义 | 第8-18页 |
1.1.1 小城镇发展及河道水污染问题 | 第8-10页 |
1.1.2 华北缺水地区小城镇河道水污染问题 | 第10-15页 |
1.1.3 受污染水体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受污染水体局部强化复氧预处理技术研究 | 第19-32页 |
2.1 间歇强化复氧实验 | 第19-20页 |
2.1.1 实验对象选择 | 第19页 |
2.1.2 实验设备 | 第19-20页 |
2.1.3 实验内容与方法 | 第20页 |
2.1.4 测试分析方法 | 第20页 |
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20-23页 |
2.2.1 人工曝气复氧条件的确定 | 第20-22页 |
2.2.2 人工曝气对有机物及氮磷的去除效果 | 第22-23页 |
2.3 连续强化复氧实验 | 第23-31页 |
2.3.1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| 第23页 |
2.3.2 效果分析 | 第23-28页 |
2.3.3 人工曝气对河道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与控制 | 第28-3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污染河水化学混凝预处理技术 | 第32-39页 |
3.1 实验方法与设备 | 第32-34页 |
3.1.1 实验原水 | 第32页 |
3.1.2 实验设备 | 第32-33页 |
3.1.3 实验内容与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2 混凝工况优化研究 | 第34-38页 |
3.2.1 混凝中试效果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污染河水芦苇滤床净化技术 | 第39-67页 |
4.1 芦苇滤床试系统构建 | 第39-49页 |
4.1.1 芦苇滤床系统组成 | 第39页 |
4.1.2 填料 | 第39-43页 |
4.1.3 芦苇 | 第43-49页 |
4.2 芦苇滤床运行试验 | 第49-65页 |
4.2.1 水流方向 | 第49-53页 |
4.2.2 水力停留时间 | 第53-56页 |
4.2.3 持续运行效果 | 第56-60页 |
4.2.4 芦苇收割影响研究 | 第60-6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