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轨道交通弓网建模方法适用性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发展趋势与应用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刚性接触网 | 第10-11页 |
1.2.2 柔性接触网 | 第11-12页 |
1.2.3 受电弓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建模研究 | 第17-27页 |
2.1 刚性接触网 | 第18-20页 |
2.1.1 刚性接触网模型 | 第18-19页 |
2.1.2 刚性接触网模态特性 | 第19-20页 |
2.2 柔性接触网 | 第20-26页 |
2.2.1 弹性简单悬挂接触网模型 | 第20页 |
2.2.2 弹性简单悬挂接触网模态特性 | 第20-21页 |
2.2.3 简单链型悬挂接触网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2.4 简单链性悬挂接触网模态特性 | 第23-26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受电弓建模研究 | 第27-36页 |
3.1 受电弓动力学模型 | 第27-28页 |
3.1.1 多刚体模型 | 第27-28页 |
3.1.2 归算质量模型 | 第28页 |
3.2 归算质量模型参数获取 | 第28-33页 |
3.2.1 弓头等效参数 | 第28-30页 |
3.2.2 框架整体部分等效参数 | 第30-31页 |
3.2.3 上框架等效参数 | 第31页 |
3.2.4 下框架等效参数 | 第31-33页 |
3.3 归算质量模型比较 | 第33-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受电弓频响及跟随性试验 | 第36-44页 |
4.1 试验内容及方法 | 第36-37页 |
4.2 试验设备及安装 | 第37-40页 |
4.3 数据分析 | 第40-43页 |
4.3.1 受电弓频响特性试验 | 第40-41页 |
4.3.2 受电弓跟随性试验 | 第41-4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弓网动力学模型适用性研究 | 第44-60页 |
5.1 计算参数选取 | 第44-49页 |
5.1.1 模态叠加法截断阶数 | 第44-47页 |
5.1.2 有限元法单元大小 | 第47-49页 |
5.2 接触网模型 | 第49-52页 |
5.3 受电弓模型 | 第52-59页 |
5.3.1 基于刚性接触网模型 | 第52-54页 |
5.3.2 基于弹性简单悬挂接触网模型 | 第54-56页 |
5.3.3 基于简单链型悬挂接触网模型 | 第56-5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6章 不同线路条件弓网动力学研究 | 第60-68页 |
6.1 全接触网模型 | 第60-62页 |
6.2 锚段关节处弓网动态行为 | 第62-63页 |
6.3 刚柔过渡段处弓网动态行为 | 第63-67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7章 基于刚性接触网的弓网主动控制方法 | 第68-73页 |
7.1 主动控制策略 | 第68-69页 |
7.2 主动控制下的弓网动力学 | 第69-72页 |
7.3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