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车身概念设计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9页 |
1.3 基于集中参数化模型的概念设计及其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LPM 建模方法研究 | 第22-40页 |
2.1 汽车抗撞性分析 | 第22-28页 |
2.1.1 抗撞性分析方法的发展 | 第22-23页 |
2.1.2 被动安全仿真分析方法 | 第23-28页 |
2.2 车身前部吸能部件有限元模型建立与碰撞仿真分析 | 第28-33页 |
2.2.1 正面碰撞模型的建立 | 第28-30页 |
2.2.2 碰撞结果分析 | 第30-33页 |
2.3 两自由度 LPM 建模方法与结果分析 | 第33-38页 |
2.3.1 两自由度 LPM 建模方法与流程 | 第33-35页 |
2.3.2 仿真结果对比与分析 | 第35-38页 |
2.4 弹簧单元回弹现象分析 | 第38-3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整车正碰有限元模型建立与仿真 | 第40-50页 |
3.1 有限元网格划分与单元质量控制 | 第41-42页 |
3.2 正面碰撞整车模型的建立 | 第42-44页 |
3.2.1 模型的基本描述 | 第42-43页 |
3.2.2 整车模型子系统建模 | 第43-44页 |
3.3 能量吸收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4 力的传递路径分析 | 第45-47页 |
3.5 仿真结果 | 第47-4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整车四自由度 LPM 建立与模拟 | 第50-64页 |
4.1 四自由度 LPM 构建设计 | 第50-52页 |
4.2 LPM 建模方案修改 | 第52-54页 |
4.2.1 弹簧单元的选取及改进 | 第52-53页 |
4.2.2 质量块单元的设置 | 第53页 |
4.2.3 梁单元及其约束设置 | 第53-54页 |
4.3 弹簧分段线性刚度赋值策略 | 第54-58页 |
4.4 四自由度 LPM 碰撞模拟与结果分析 | 第58-61页 |
4.5 LPM 参数化建模方案 | 第61-63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5.1 结论 | 第64-65页 |
5.2 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0-72页 |
后记与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