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9页 |
1.1 世居高原脊椎动物高原适应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5页 |
1.1.1 心肺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 | 第10-11页 |
1.1.2 血液中氧气的运输 | 第11-12页 |
1.1.3 氧气从血液到组织中的扩散 | 第12页 |
1.1.4 血红蛋白结构参数的适应性 | 第12页 |
1.1.5 组织中氧气的利用 | 第12-13页 |
1.1.6 低氧响应基因的低氧适应性 | 第13-15页 |
1.2 无氧代谢关键酶LDH结构及其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1.2.1 世居高原动物LDH的低氧适应性 | 第16页 |
1.2.2 LDH酶活性对氧浓度变化的响应 | 第16-17页 |
1.2.3 LDH同工酶的低氧适应性 | 第17页 |
1.2.4 LDH-A及LDH-B基因对低氧的适应性 | 第17-18页 |
1.3 红尾沙蜥高原低氧适应的研究现状 | 第18页 |
1.4 立项依据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19-28页 |
2.1 实验动物及组织取材 | 第19页 |
2.2 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19-20页 |
2.3 LDH酶活性、同工酶电泳及乳酸含量的测定 | 第20-22页 |
2.3.1 LDH酶活性的测定 | 第21页 |
2.3.2 LDH同工酶电泳 | 第21-22页 |
2.3.3 乳酸含量的测定 | 第22页 |
2.4 LDH-A和LDH-B基因全长的扩增 | 第22-27页 |
2.4.1 RNA的提取及cDNA反转录 | 第22-23页 |
2.4.2 普通PCR及分子克隆 | 第23-25页 |
2.4.3 cDNA末端快速扩增 | 第25-27页 |
2.5 数据统计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8-43页 |
3.1 LDH活性的比较 | 第28-31页 |
3.1.1 野外组和驯化组中LDH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| 第28页 |
3.1.2 红尾沙蜥野外组和荒漠沙蜥野外组LDH活性的种间比较 | 第28-29页 |
3.1.3 荒漠沙蜥野外组和荒漠沙蜥HA驯化组LDH活性的比较 | 第29页 |
3.1.4 红尾沙蜥和红尾沙蜥LA驯化组LDH活性的比较 | 第29-31页 |
3.1.5 LDH热敏性的分析 | 第31页 |
3.2 乳酸含量的比较 | 第31-34页 |
3.2.1 乳酸在组织中含量的比较 | 第31页 |
3.2.2 红尾沙蜥野外组和荒漠沙蜥野外组乳酸含量的比较 | 第31-32页 |
3.2.3 荒漠沙蜥野外组和荒漠沙蜥HA驯化组乳酸含量的比较 | 第32页 |
3.2.4 红尾沙蜥野外组和红尾沙蜥HA驯化组乳酸含量的比较 | 第32-34页 |
3.3 LDH同工酶结果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3.1 红尾沙蜥野外组和荒漠沙蜥野外组同工酶含量的比较 | 第34-35页 |
3.3.2 荒漠沙蜥野外组和荒漠沙蜥HA驯化组组同工酶含量的比较 | 第35-36页 |
3.3.3 红尾沙蜥野外组和红尾沙蜥LA驯化组同工酶含量的比较 | 第36-37页 |
3.4 LDH-A和LDH-B序列扩增结果 | 第37-43页 |
3.4.1 LDH-A和LDH-B部分序列的扩增 | 第37-39页 |
3.4.2 LDH-A全长的扩增及分析 | 第39-43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43-46页 |
4.1 红尾沙蜥LDH对高原低氧适应性的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2 野外组与驯化组的LDH的分析比较 | 第45页 |
4.3 荒漠沙蜥和红尾沙蜥LDH序列分析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7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46页 |
5.2 展望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2页 |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