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38页 |
1.1 双水相萃取体系 | 第15-24页 |
1.1.1 双水相体系的形成原理 | 第16-18页 |
1.1.2 双水相体系的萃取机理 | 第18-19页 |
1.1.3 影响双水相体系萃取的因素 | 第19-21页 |
1.1.4 双水相体系萃取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1.1.5 双水相体系在萃取中的应用 | 第22-24页 |
1.2 离子液体 | 第24-26页 |
1.3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 | 第26-27页 |
1.4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| 第27-28页 |
1.5 食品中的兽药残留 | 第28页 |
1.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8-30页 |
1.6.1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的磺胺类药物 | 第29页 |
1.6.2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萃取茶饮料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| 第29-30页 |
1.7 参考文献 | 第30-38页 |
第2章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的磺胺类药物 | 第38-63页 |
2.1 前言 | 第38-39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39-42页 |
2.2.1 实验试剂和材料 | 第39-40页 |
2.2.2 HPLC-UV 分析 | 第40-41页 |
2.2.3 样品制备 | 第41页 |
2.2.4 ATPS 提取 | 第41页 |
2.2.5 定量分析 | 第41-4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4页 |
2.3.1 ILATPS 条件的优化 | 第42-49页 |
2.3.1.1 成相盐种类对 SA 萃取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2.3.1.2 C_6H_5Na_3O_7·2H_2O 的质量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2.3.1.3 离子液体种类 | 第44页 |
2.3.1.4 [C_4MIM][BF_4]体积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2.3.1.5 超声时间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2.3.1.6 溶液 pH 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2.3.2 方法评价 | 第49-54页 |
2.3.2.1 工作曲线、检出限、定量下限和富集倍数 | 第49-50页 |
2.3.2.2 精密度和准确度 | 第50-51页 |
2.3.2.3 样品分析 | 第51-53页 |
2.3.2.4 离子液体-有机盐双水相体系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| 第53-54页 |
2.4 小结 | 第54-55页 |
2.5 参考文献 | 第55-63页 |
第3章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萃取茶饮料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| 第63-84页 |
3.1 前言 | 第63-64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64-66页 |
3.2.1 试剂和材料 | 第64-65页 |
3.2.2 仪器 | 第65页 |
3.2.3 样品制备 | 第65页 |
3.2.4 标准溶液的制备 | 第65-66页 |
3.2.5 IL-ATPS | 第6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6-78页 |
3.3.1 IL-ATPS 条件的优化 | 第66-73页 |
3.3.1.1 离子液体的选择 | 第66-67页 |
3.3.1.2 [C_4MIM][BF_4]量的影响 | 第67页 |
3.3.1.3 盐种类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3.3.1.4 (NH_4)_2SO_4浓度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3.3.1.5 超声时间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3.3.1.6 样品溶液 pH 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3.3.1.7 反萃溶剂种类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3.3.1.8 环己烷体积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3.3.2 方法评价 | 第73-78页 |
3.3.2.1 分析性能 | 第73-75页 |
3.3.2.2 样品分析 | 第75-77页 |
3.3.2.3 IL-ATPS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| 第77-78页 |
3.4 小结 | 第78-79页 |
3.5 参考文献 | 第79-8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4-8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