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至县老城街街道更新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框架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3 研究框架 | 第14-15页 |
2 街道更新发展理论基础及案例借鉴 | 第15-29页 |
2.1 国内外街道更新发展脉络 | 第15-18页 |
2.1.1 国外街道更新发展脉络 | 第15-17页 |
2.1.2 国内街道更新发展脉络 | 第17-18页 |
2.2 街道更新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2.2.1 国外街道更新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2.2.2 国内街道更新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2.3 街道更新优秀案例解析 | 第21-27页 |
2.3.1 人车共享化街道更新案例 | 第21-23页 |
2.3.2 生态可持续化街道更新案例 | 第23-25页 |
2.3.3 临街建筑可控化更新案例 | 第25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3 老城街街道更新背景研究 | 第29-39页 |
3.1 街道更新背景介绍 | 第29-32页 |
3.1.1 周至县空间区位 | 第29页 |
3.1.2 周至县城概况 | 第29-30页 |
3.1.3 老城街概况 | 第30-32页 |
3.2 老城街街道空间发展演进 | 第32-36页 |
3.2.1 县城历史发展背景梳理 | 第32-33页 |
3.2.2 老城街街道空间发展演进 | 第33-36页 |
3.3 老城街街道更新契机 | 第36-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4 老城街现状调研及分析 | 第39-85页 |
4.1 老城街调研提纲 | 第39-40页 |
4.1.1 调研范围 | 第39页 |
4.1.2 调研内容 | 第39页 |
4.1.3 调研方法 | 第39-40页 |
4.2 老城街现状调研 | 第40-55页 |
4.3 老城街现状分析 | 第55-81页 |
4.3.1 历史文脉分析 | 第55-60页 |
4.3.2 传统尺度分析 | 第60-67页 |
4.3.3 道路交通分析 | 第67页 |
4.3.4 生态绿化分析 | 第67-69页 |
4.3.5 街道侧界面分析 | 第69-74页 |
4.3.6 建筑风貌分析 | 第74-76页 |
4.3.7 沿街商业分析 | 第76-79页 |
4.3.8 公共设施分析 | 第79-81页 |
4.4 老城街街道问题总结 | 第81-83页 |
4.4.1 老城街现状问题 | 第81页 |
4.4.2 老城街特色优势 | 第81-8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5 老城街街道更新设计 | 第85-133页 |
5.1 老城街街道更新宏观定位与原则 | 第85-88页 |
5.1.1 设计定位 | 第85-86页 |
5.1.2 更新目标 | 第86-87页 |
5.1.3 设计原则与内容 | 第87-88页 |
5.2 老城街街道更新中观控制与引导 | 第88-118页 |
5.2.1 历史文脉延续 | 第88-91页 |
5.2.2 传统尺度控制 | 第91-93页 |
5.2.3 道路交通组织 | 第93-99页 |
5.2.4 生态绿化升级 | 第99-105页 |
5.2.5 街道侧界面控制 | 第105-111页 |
5.2.6 建筑风貌控制 | 第111-115页 |
5.2.7 商业业态控制 | 第115-117页 |
5.2.8 公共设施控制 | 第117-118页 |
5.3 老城街街道更新微观设计与实施 | 第118-132页 |
5.3.1 建筑立面改造 | 第118-126页 |
5.3.2 公共设施设计 | 第126-13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32-133页 |
6 结语 | 第133-135页 |
致谢 | 第135-1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7-139页 |
图表 | 第139-145页 |
表录 | 第145-14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| 第1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