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(地下水水文学)论文--矿床水文地质学论文

典型井工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及涌水量动态预测

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第一章 引言第15-25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矿井水害防治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矿区水资源保护第20-21页
    1.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1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22-23页
    1.5 创新点第23-24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二章 典型矿区自然地理与水文地质条件第25-55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的选择第25页
    2.2 大贾庄铁矿研究区概况第25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自然地理概况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质概况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水文地质条件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矿井充水条件分析第43页
    2.3 大海则煤矿研究区概况第43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自然地理概况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地质概况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水文地质条件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矿井充水条件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三章 井工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机理研究第55-67页
    3.1 采矿对地下含水空间结构破坏及性质的改变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含水空间结构的破坏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覆岩含水层采动破坏机理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含水空间性质的改变第58-60页
    3.2 采矿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采矿对地下环境影响的控制因素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采矿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第64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64-67页
第四章 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67-97页
    4.1 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控制因素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开采方法及顶板管理方式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含(隔)水层特征及组合模式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地质构造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矿体赋存特征第68-69页
    4.2 矿区大规模开采前地下水天然流场特征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天然流场时间确定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第四系含水层流场特征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岩裂隙含水层流场特征第69-71页
    4.3 铁矿动态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第71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大贾庄铁矿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数学模型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大贾庄铁矿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第74-89页
    4.4 大贾庄铁矿动态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第89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预测方案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大贾庄铁矿动态开采对基岩含水层的影响分析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大贾庄铁矿动态开采对第四系含水层的影响分析第91-94页
    4.5 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述第9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94-97页
第五章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第97-121页
    5.1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控制因素分析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开采方法及顶板管理方式第9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含(隔)水层特征及组合模式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地质构造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煤层赋存特征第98页
    5.2 煤层覆岩破坏特征研究第98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冒裂带发育高度计算第98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导水裂隙带导通分布第105-106页
    5.3 煤矿动态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第106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大海则煤矿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大海则煤矿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第108-113页
    5.4 大海则煤矿动态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第113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预测方案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大海则煤矿动态开采对直罗组含水层的影响分析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大海则煤矿动态开采对白垩系含水层的影响分析第115-116页
    5.5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述第116页
    5.6 铁矿与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对比分析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控制因素及条件对比分析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第118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118-121页
第六章 基于矿山采掘方案涌水量动态预测研究第121-129页
    6.1 涌水量动态预测方法第121-122页
    6.2 研究区选择第122页
    6.3 基于工作面掘进进度涌水量动态预测第122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预测方案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涌水量预测结果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矿井涌水量预测结果分析与评价第125页
    6.4 基于开采水平涌水量动态预测第125-12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数值法涌水量预测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比拟法预测涌水量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矿坑涌水量对比第128页
    6.5 涌水量动态预测评述第128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128-129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9-133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129-131页
    7.2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131-133页
参考文献第133-141页
致谢第141-143页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3页

论文共1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理网络分析中的并行启发式算法研究
下一篇:木里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及构造控制作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