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40页 |
1.1 长牡蛎夏季大规模死亡 | 第14-17页 |
1.1.1 宿主因素 | 第14页 |
1.1.2 环境因素 | 第14-15页 |
1.1.3 致病原 | 第15-17页 |
1.2 免疫防御机制概述 | 第17-20页 |
1.2.1 天然免疫 | 第17-19页 |
1.2.2 适应性免疫 | 第19-20页 |
1.3 模式识别受体 | 第20-27页 |
1.3.1 Toll样受体(Toll-likereceptor,TLR) | 第21-23页 |
1.3.2 RIG-I样受体(RIG-I-likereceptor,RLR) | 第23-25页 |
1.3.3 NOD样受体(NOD-likereceptor,NLR) | 第25-26页 |
1.3.4 DNA受体(DNAsensor) | 第26-27页 |
1.4 TLR信号通路及研究进展 | 第27-34页 |
1.4.1 TLR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通路 | 第27-29页 |
1.4.2 TLR参与的非天然免疫作用 | 第29-30页 |
1.4.3 TLR信号通路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| 第30-34页 |
1.5 基因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| 第34-37页 |
1.5.1 相关性研究 | 第34-35页 |
1.5.2 功能性研究 | 第35-36页 |
1.5.3 调控机制研究 | 第36-37页 |
1.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37-40页 |
1.6.1 研究目的 | 第38页 |
1.6.2 研究意义 | 第38-40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0-62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40-47页 |
2.1.1 实验动物、菌株、载体及细胞 | 第40页 |
2.1.2 主要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| 第40-42页 |
2.1.3 实验用引物信息 | 第42-47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47-62页 |
2.2.1 长牡蛎应激实验 | 第47页 |
2.2.2 长牡蛎dsRNA干扰 | 第47-49页 |
2.2.3 长牡蛎RNA提取 | 第49页 |
2.2.4 长牡蛎cDNA的合成 | 第49-50页 |
2.2.5 RACE技术获得目的基因cDNA全长序列 | 第50-51页 |
2.2.6 基因序列分析 | 第51页 |
2.2.7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51-52页 |
2.2.8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质粒提取 | 第52-53页 |
2.2.9 基因定点突变 | 第53-54页 |
2.2.10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 | 第54-55页 |
2.2.11 酵母及酵母cDNA文库质粒的转化 | 第55页 |
2.2.12 酵母双杂交系统 | 第55-56页 |
2.2.13 酵母cDNA文库筛选 | 第56-57页 |
2.2.14 人源细胞的培养,传代和转染 | 第57页 |
2.2.15 体外互作免疫共沉淀 | 第57-58页 |
2.2.16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(westernblot) | 第58-59页 |
2.2.17 重组蛋白亚细胞定位 | 第59-60页 |
2.2.18 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实验 | 第60-62页 |
第3章 实验结果 | 第62-98页 |
3.1 长牡蛎4个TLR互作蛋白筛选 | 第62-67页 |
3.1.1 长牡蛎酵母cDNA文库的构建 | 第62页 |
3.1.2 诱饵蛋白自激活检测 | 第62-63页 |
3.1.3 转化效率 | 第63-64页 |
3.1.4 文库筛选结果 | 第64-67页 |
3.2 长牡蛎2个MyD88基因功能研究 | 第67-70页 |
3.2.1 CgTLR-27513-TIR,CgMyD88-1和CgMyD88-2蛋白的作用关系 | 第67-68页 |
3.2.2 CgMyD88-1和CgMyD88-2蛋白诱导NF-κB启动子的激活 | 第68-69页 |
3.2.3 CgMyD88-1和CgMyD88-2刺激后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变化 | 第69-70页 |
3.3 长牡蛎MyD88s基因功能研究 | 第70-77页 |
3.3.1 长牡蛎MyD88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70-72页 |
3.3.2 长牡蛎MyD88s基因在不同组织及OsHV-1μvar刺激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| 第72-74页 |
3.3.3 长牡蛎MyD88s蛋白与CgTLR-27513,CgMyD88-1和CgMyD88-2互作关系 | 第74-75页 |
3.3.4 长牡蛎MyD88s蛋白剂量依赖性抑制CgMyD88-1和CgMyD88-2对NF-κB启动子的激活作用 | 第75-76页 |
3.3.5 长牡蛎MyD88-1和MyD88-2基因在CgMyD88s干扰后的表达变化 | 第76-77页 |
3.4 长牡蛎IRAK4基因功能研究 | 第77-87页 |
3.4.1 长牡蛎IRAK4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78-82页 |
3.4.2 长牡蛎IRAK4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刺激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| 第82-84页 |
3.4.3 长牡蛎IRAK4蛋白与CgMyD88-1和CgMyD88-2存在直接相互作用 | 第84-85页 |
3.4.4 长牡蛎IRAK4蛋白不能激活NF-κB启动子且抑制CgMyD88-1和CgMyD88-2对NF-κB启动子的激活作用 | 第85-87页 |
3.5 长牡蛎TBK1基因功能研究 | 第87-92页 |
3.5.1 长牡蛎TBK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88-89页 |
3.5.2 长牡蛎TBK1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刺激下的表达模式 | 第89-90页 |
3.5.3 长牡蛎TBK1蛋白在细胞质中表达 | 第90-91页 |
3.5.4 长牡蛎TBK1蛋白能够与STING蛋白结合激活IFN-β转录活性 | 第91-92页 |
3.6 长牡蛎IKKε基因功能分析 | 第92-98页 |
3.6.1 长牡蛎IKKε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92-95页 |
3.6.2 长牡蛎IKKε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刺激下的表达模式 | 第95-96页 |
3.6.3 长牡蛎IKKε蛋白诱导NF-κB及IFN-β启动子的激活 | 第96-98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98-114页 |
4.1 长牡蛎4个TLR互作蛋白筛选 | 第98-101页 |
4.2 长牡蛎2个MyD88基因功能研究 | 第101-104页 |
4.3 长牡蛎MyD88s基因功能研究 | 第104-106页 |
4.4 长牡蛎IRAK4基因功能研究 | 第106-109页 |
4.5 长牡蛎TBK1基因功能研究 | 第109-111页 |
4.6 长牡蛎IKKε基因功能研究 | 第111-114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114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32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32-134页 |
致谢 | 第134-138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