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初伪命官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4页 |
一、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7页 |
二、研究状况 | 第7-12页 |
(一)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| 第7-12页 |
(二)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四、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宋初伪命官入仕新朝的相关背景 | 第14-23页 |
第一节 宋初再用伪命官的原因分析 | 第14-16页 |
一、召怀“僭伪”以促统一 | 第14页 |
二、地方阙员 | 第14-15页 |
三、惜才矜忠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宋初伪命官归阙方式 | 第16-19页 |
一、随主入宋者 | 第16-17页 |
二、举城以降者 | 第17-18页 |
三、率师徒而送款者 | 第18页 |
四、助宋平定者 | 第18-19页 |
五、被俘投降者 | 第19页 |
第三节 中央对归宋伪命官的总体政策 | 第19-23页 |
一、迁至阙下 | 第20-21页 |
二、留任地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宋初伪命官的仕进 | 第23-43页 |
第一节 伪命官入仕方式 | 第23-38页 |
一、直接授官 | 第23-36页 |
二、科举等考核方式入仕 | 第36-38页 |
第二节 入仕官职的主要种类 | 第38-43页 |
一、中央官职的主要种类 | 第38-40页 |
二、地方官职的主要种类 | 第40-43页 |
第三章 伪命官归朝后的仕途境遇与心理变化 | 第43-56页 |
第一节 仕宋前后的差别境遇 | 第43-51页 |
一、新主及臣僚对待伪命官的差异态度 | 第43-45页 |
二、伪命官的仕进殊途 | 第45-51页 |
第二节 归宋前后的矛盾心理 | 第51-56页 |
一、基于认同的归阙 | 第51-53页 |
二、故土情殇难释怀 | 第53-56页 |
第四章 宋初伪命官归阙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| 第56-64页 |
第一节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| 第56-58页 |
一、保证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 | 第56-57页 |
二、加强对新纳入版图地区的统治 | 第57-58页 |
第二节 一定程度上改变宋朝的用人格局 | 第58-61页 |
一、家不尚谱牒,身不重乡贯 | 第58-59页 |
二、从“不以南人为相”到“南北之争” | 第59-61页 |
第三节 对北宋文治的发展 | 第61-64页 |
结语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