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理学论文

四种锦鸡儿光合特征及抗旱性研究

缩写词列表第2-3页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-19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植物抗旱性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光合作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蒸腾作用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水分利用率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水分生理生态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5.1 水势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5.2 叶片含水量和水分饱和亏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5.3 束缚水和自由水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生理生化反应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6.1 渗透调节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6.2 脯氨酸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6.3 可溶性物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6.4 膜保护系统和膜脂过氧化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6.5 保护膜活性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6.6 细胞膜透性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7 锦鸡儿属(植物简介及研究概况)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-19页
第二章 四种锦鸡儿光合特征及环境影响第19-31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材料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材料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地概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试验设计第19页
    2.2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第19-20页
    2.3 数据分析第20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分析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环境因子日变化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光合特征日变化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1 Pn和Tr日变化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2 Gs和Ci日变化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3 WUE日变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光响应曲线参数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影响Pn的因子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.1 相关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.2 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.3 通径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.4 决策分析第27页
    2.5 讨论与小结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影响四种锦鸡儿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影响四种锦鸡儿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影响锦鸡儿Pn因素第29-30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30-31页
第三章 四种锦鸡儿抗旱指标及抗旱研究第31-52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材料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方法第31页
    3.2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各项水分指标测定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土壤含水量测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叶片含水量测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3 相对含水量与水分饱和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丙二醛(MDA)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超氧物歧化酶(SOD)活性的测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3 过氧化物酶(POD)活性的测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4 过氧化氢酶(CAT)活性的测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5 游离脯氨酸(Pro)的测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6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7 叶绿素(Chl)测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抗旱性综合评价-隶属函数值法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灰色关联度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3.3 数据统计分析第36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分析第3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干旱胁迫对锦鸡儿水分状况的影响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1 干旱胁迫对锦鸡儿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2 干旱胁迫对锦鸡儿叶片含水量的影响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3 干旱胁迫对相对含水量、水分饱和亏及水势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4 干旱胁迫对自由水、束缚水含量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干旱胁迫对膜系统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1 四种锦鸡儿SOD、POD和CAT酶活性比较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2 四种锦鸡儿游离脯氨酸、可溶性蛋白含量比较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1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2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3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a+b含量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4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a/b含量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四种锦鸡儿各项抗旱指标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四种锦鸡儿抗旱性定量评价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四种锦鸡儿抗旱性与抗旱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四种锦鸡儿隶属函数评价第48-49页
    3.5 讨论与小结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四种锦鸡儿水分生理指标变化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四种锦鸡儿保护酶系统变化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四种锦鸡儿抗旱性及其与抗旱指标相关性的综合评价第51-52页
第四章 结论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致谢第58-60页
个人简介第60-61页
导师简介第61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安西极旱荒漠区裸果木分布现状调查及保护研究
下一篇:集胞藻PCC 6803丝氨酸/苏氨酸激酶SpkC对高温胁迫的响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