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11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一、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二、实践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一、国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二、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| 第17页 |
第一章 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| 第17-23页 |
第一节 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基本概念 | 第17-19页 |
一、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提出及定义 | 第17-18页 |
二、城市房屋征收与补偿过程中公益性征收与补偿的设定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主要法律性质 | 第19-22页 |
一、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法律性质的各家观点 | 第20页 |
二、对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性质的探讨 | 第20-21页 |
三、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相关立法概览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3页 |
一、社会公平正义理论 | 第22-23页 |
二、保护私有财产理论 | 第23页 |
第二章 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的重要法律制度构成 | 第23-38页 |
第一节 公共利益与房屋征收补偿 | 第23-27页 |
一、公共利益的理论确认 | 第23-24页 |
二、公共利益的法律确认 | 第24-25页 |
三、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过程中公共利益的具体界定 | 第25-27页 |
第二节 行政补偿制度与公益性房屋征收补偿 | 第27-35页 |
一、行政补偿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基础 | 第27-28页 |
二、行政补偿的原则 | 第28-30页 |
三、行政补偿的方式 | 第30-31页 |
四、行政补偿的程序 | 第31-32页 |
五、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行政补偿现状 | 第32-33页 |
六、国外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行政补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3-35页 |
第三节 强制执行制度与公益性房屋征收补偿 | 第35-37页 |
一、强制执行的内涵 | 第35-36页 |
二、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过程中强制执行的现状 | 第36-37页 |
三、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强制执行的性质 | 第37页 |
第四节 救济制度与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| 第38-45页 |
第一节 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2页 |
一、以“公共利益”之名施行商业性房屋征收 | 第38-39页 |
二、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当事人地位的失衡 | 第39页 |
三、行政相对人表达意见途径不畅通 | 第39-40页 |
四、行政补偿中的评估和补偿标准有失公平合理 | 第40-41页 |
五、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滥用 | 第41页 |
六、纠纷解决不及时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2-45页 |
一、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多元利益的制约 | 第42-43页 |
二、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相关权利的失衡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的完善 | 第45-54页 |
第一节 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完善的指导原则 | 第45-46页 |
一、公共利益衡量的比例原则 | 第45页 |
二、公共利益的长期性原则 | 第45-46页 |
三、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有效平衡原则 | 第46页 |
四、房屋征收与补偿中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保护原则 | 第46页 |
第二节 完善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的基本思考 | 第46-54页 |
一、明确界定房屋征收与补偿中的“公共利益”概念 | 第46-47页 |
二、完善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的法律体系 | 第47页 |
三、制定公平合理的公益性房屋征收补偿评估标准 | 第47-49页 |
四、完善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法律制度 | 第49-51页 |
五、严格限定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的强制执行权 | 第51-52页 |
六、完善征收补偿纠纷解决程序 | 第52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