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正交多址系统功率分配及干扰消除算法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来源及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3.1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| 第10-13页 |
1.3.2 非正交调制及其传输 | 第13页 |
1.3.3 接收端干扰消除算法 | 第13-16页 |
1.3.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| 第16页 |
1.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NOMA的理论基础 | 第18-30页 |
2.1 NOMA系统原理 | 第18-23页 |
2.1.1 NOMA基本原理 | 第18-22页 |
2.1.2 NOMA系统中功率分配算法 | 第22-23页 |
2.2 干扰消除算法 | 第23-25页 |
2.2.1 最优信号检测算法 | 第23页 |
2.2.2 线性信号检测算法 | 第23-24页 |
2.2.3 非线性干扰消除算法 | 第24-25页 |
2.3 多载波调制方案 | 第25-29页 |
2.3.1 FBMC方案 | 第25-29页 |
2.3.2 OQAM调制 | 第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NOMA系统发送端关键技术研究 | 第30-49页 |
3.1 NOMA系统数学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2 NOMA功率分配方案 | 第31-38页 |
3.2.1 全空间搜索功率分配方案 | 第33页 |
3.2.2 迭代注水功率分配方案 | 第33-34页 |
3.2.3 固定功率分配方案 | 第34页 |
3.2.4 分数阶发射功率分配方案 | 第34-35页 |
3.2.5 NOMA功率分配方案性能仿真 | 第35-38页 |
3.3 NOMA系统用户配对的影响分析 | 第38-43页 |
3.3.1 随机用户配对算法 | 第38-39页 |
3.3.2 正交用户配对调度算法 | 第39-40页 |
3.3.3 行列式用户配对调度算法 | 第40-41页 |
3.3.4 用户信道状态排序配对算法 | 第41-42页 |
3.3.5 NOMA系统用户配对方案性能仿真 | 第42-43页 |
3.4 新用户接入方案研究 | 第43-4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4章 NOMA系统接收端干扰消除算法研究 | 第49-70页 |
4.1 NOMA系统下的SIC算法 | 第49-56页 |
4.1.1 SIC算法原理 | 第49-50页 |
4.1.2 NOMA接收信号的等效处理 | 第50页 |
4.1.3 ZF-SIC算法 | 第50-52页 |
4.1.4 MMSE-SIC算法 | 第52-55页 |
4.1.5 Power-SIC算法 | 第55页 |
4.1.6 NOMA-SIC算法性能仿真 | 第55-56页 |
4.2 QR检测算法 | 第56-58页 |
4.2.1 性能仿真及结果分析 | 第57-58页 |
4.3 SIC算法的误码传播分析 | 第58-63页 |
4.3.1 基于SIC的NOMA系统模型 | 第58页 |
4.3.2 SIC误码传播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3.3 NOMA系统SINR的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3.4 EP模型分析 | 第60-61页 |
4.3.5 性能仿真及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4 IRC算法 | 第63-65页 |
4.5 NOMA系统干扰消除算法 | 第65-69页 |
4.5.1 仿真条件 | 第67-6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