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3-36页 |
1.1 研究缘起 | 第13-15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5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 关键概念界定 | 第16-21页 |
1.3.1 春节故事 | 第16-17页 |
1.3.2 叙事传播 | 第17-18页 |
1.3.3 文化中国 | 第18-19页 |
1.3.4 文化软实力 | 第19-20页 |
1.3.5 国际话语权 | 第20-21页 |
1.4 文献综述 | 第21-30页 |
1.4.1 民俗学视角下的春节研究 | 第21-22页 |
1.4.2 文化学视角下的春节研究 | 第22-24页 |
1.4.3 传播学视角下的春节研究 | 第24-25页 |
1.4.4 叙事学视角下的春节研究 | 第25-26页 |
1.4.5 叙事传播理论研究 | 第26-29页 |
1.4.6 研究空白与不足 | 第29-30页 |
1.5 理论依据 | 第30-31页 |
1.5.1 叙事学相关理论 | 第30-31页 |
1.5.2 传播学相关理论 | 第31页 |
1.6 研究方法、思路与目标 | 第31-35页 |
1.6.1 研究方法 | 第31-32页 |
1.6.2 研究思路、框架与路线 | 第32-34页 |
1.6.3 研究目标 | 第34-35页 |
1.7 创新点与难点 | 第35-36页 |
1.7.1 创新点 | 第35页 |
1.7.2 难点 | 第35-36页 |
2 春节故事传播的理论基础 | 第36-49页 |
2.1 叙事学理论 | 第36-43页 |
2.1.1 叙事学的发展基础——叙事 | 第36-37页 |
2.1.2 叙事学的主要理论范式 | 第37-43页 |
2.2 传播学理论 | 第43-46页 |
2.2.1 战略传播理论 | 第43-45页 |
2.2.2 节庆文化传播理论 | 第45-46页 |
2.3 叙事学研究方法运用 | 第46-47页 |
2.4 春节故事传播的理论架构 | 第47-49页 |
3 春节故事的叙事图景考察 | 第49-75页 |
3.1 春节故事的历史叙事 | 第49-55页 |
3.1.1 先秦时期的春节故事传播 | 第49-51页 |
3.1.2 封建时期的春节故事传播 | 第51-54页 |
3.1.3 现当代时期的春节故事传播 | 第54-55页 |
3.2 春节故事的对外叙事 | 第55-60页 |
3.2.1 春节故事对外传播的现状调查 | 第56-57页 |
3.2.2 春节故事对外传播的受众分析 | 第57-59页 |
3.2.3 春节故事对外传播的问题及成因 | 第59-60页 |
3.3 春节故事的时空叙事 | 第60-66页 |
3.3.1 时间维度上的春节叙事:古代-现代-未来 | 第61-63页 |
3.3.2 空间维度上的春节叙事:中国-中华文化圈-全球 | 第63-66页 |
3.4 春节故事的文化叙事 | 第66-73页 |
3.4.1 春节——节日文化的集大成者 | 第66-67页 |
3.4.2 春节故事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| 第67-7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
4 春节故事的叙事范式研究 | 第75-97页 |
4.1 叙事范式理论引介 | 第75-78页 |
4.1.1 叙事范式理论的假设 | 第75-77页 |
4.1.2 叙事范式分析法的应用 | 第77-78页 |
4.2 春节故事的叙事要素构成 | 第78-80页 |
4.3 春节故事的叙事理性分析 | 第80-85页 |
4.3.1 春节故事的“连贯性” | 第81-83页 |
4.3.2 春节故事的“逼真性” | 第83-85页 |
4.4 春节故事的叙事样本策略 | 第85-95页 |
4.4.1 “叙事理性”的规约意义 | 第86-87页 |
4.4.2 春节故事体系梳理 | 第87-91页 |
4.4.3 春节故事样本库构建 | 第91-9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95-97页 |
5 春节故事的话语体系建构 | 第97-120页 |
5.1 春节故事的话语分析 | 第97-100页 |
5.1.1 故事与话语的叙事关系 | 第97-98页 |
5.1.2 文化维度的话语体系 | 第98-100页 |
5.2 春节故事的文化符号 | 第100-103页 |
5.2.1 文化符号概念界定 | 第100-101页 |
5.2.2 春节故事的文化符号构成 | 第101-103页 |
5.3 春节故事的文化产品 | 第103-106页 |
5.3.1 文化产品概念界定 | 第103-105页 |
5.3.2 春节故事的文化产品构成 | 第105-106页 |
5.4 春节故事的文化仪式 | 第106-109页 |
5.4.1 文化仪式概念界定 | 第106-107页 |
5.4.2 春节故事的文化仪式构成 | 第107-109页 |
5.5 春节故事的文化理念 | 第109-114页 |
5.5.1 文化理念概念界定 | 第109-110页 |
5.5.2 语料库分析法的借鉴运用 | 第110-111页 |
5.5.3 春节故事的文化理念构成 | 第111-114页 |
5.6 春节故事的文化信仰 | 第114-117页 |
5.6.1 文化信仰概念界定 | 第114-115页 |
5.6.2 春节故事的文化信仰构成 | 第115-117页 |
5.7 春节故事话语体系结构图 | 第117-11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18-120页 |
6 春节故事传播战略定位 | 第120-141页 |
6.1 幻想主题分析法与战略定位 | 第120-124页 |
6.1.1 幻想主题分析的理论基础及路径 | 第120-122页 |
6.1.2 幻想主题分析法的借鉴运用 | 第122-124页 |
6.2 春节吉祥物与“中国年”战略 | 第124-127页 |
6.2.1 春节吉祥物形象符号战略 | 第125-126页 |
6.2.2 “中国年”概念推广战略 | 第126-127页 |
6.3 中国年系列产品开发战略 | 第127-130页 |
6.3.1 中国年系列产品开发的战略意义 | 第128-129页 |
6.3.2 中国年系列产品开发的战略举措 | 第129-130页 |
6.4 春节仪式整合与传播战略 | 第130-133页 |
6.4.1 春节文化仪式的整合战略 | 第130-133页 |
6.4.2 春节文化仪式的传播战略 | 第133页 |
6.5 春节文化外交实施战略 | 第133-136页 |
6.5.1 春节文化外交的战略背景 | 第134页 |
6.5.2 春节文化的软实力传播 | 第134-136页 |
6.6 春节文化信仰传承战略 | 第136-139页 |
6.6.1 春节文化信仰传承的战略背景 | 第137-138页 |
6.6.2 春节文化信仰的对内传承和对外传播 | 第138-13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39-141页 |
7 春节故事传播执行策略 | 第141-152页 |
7.1 春节故事传播政策激励 | 第141-143页 |
7.1.1 精神层面的政策激励 | 第142-143页 |
7.1.2 物质层面的政策激励 | 第143页 |
7.2 春节故事传播主体策略 | 第143-145页 |
7.2.1 打造“人人都来讲”的传播主体工程 | 第143-144页 |
7.2.2 建立“协调-推进-实施”的主体协同机制 | 第144-145页 |
7.3 春节故事传播执行规范 | 第145-147页 |
7.3.1 以传统文化挖掘和提炼为基础 | 第145-146页 |
7.3.2 以协调一致的全球传播为前提 | 第146页 |
7.3.3 以内外有别的传播理念为原则 | 第146-147页 |
7.4 春节故事传播渠道策略 | 第147-148页 |
7.5 春节故事关键话语策略 | 第148-151页 |
7.5.1 关键话语一:仪式文化 | 第148-149页 |
7.5.2 关键话语二:家文化 | 第149-150页 |
7.5.3 关键话语三:欢乐文化 | 第150-15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51-152页 |
8 结语 | 第152-1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4-163页 |
著作类 | 第154-157页 |
论文类 | 第157-163页 |
致谢 | 第163-165页 |
附录1: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业绩 | 第165-166页 |
附录2: 首届“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”方案设计 (节选) | 第166-168页 |
附录3: 关于延长春节假期及设立春节文化活动月的建议案(2016年12月20日) | 第168-1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