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土力学、地基基础工程论文--地基基础论文--桩基及深基础论文--桩基论文

强震下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

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主要符号表第11-1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3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1.2 PHC管桩基础震害调查第17-20页
    1.3 PHC管桩桩身抗震承载性能的研究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1.4 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22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常见的预制桩承台节点构造形式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桩-承台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考虑土体因素的桩-承台连接节点承载的研究现状第35-37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37-39页
第二章 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39-71页
    2.1 试验概况第3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节点试件概况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节点试件设计与制作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试件安装及加载制度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情况第48-51页
    2.2 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普通型节点试件CT-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加强环型节点试件CT-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劲性节点试件CT-第55-58页
    2.3 试验数据结果与分析第58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滞回曲线特征与节点抗弯承载力分析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节点位移延性系数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刚度退化曲线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钢筋应变分析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混凝土应变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68-71页
第三章 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第71-103页
    3.1 有限元建模及参数选择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单元类型的选择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材料本构关系的选择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边界条件设定及加载制度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桩身预应力的施加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有限元模型第74-75页
    3.2 数值分析结果第75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荷载-桩顶位移骨架曲线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钢筋(钢材)应力分析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各关键部位混凝土应力水平第80-82页
    3.3 参数分析第82-10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试件CT-1参数分析第82-8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试件CT-2参数分析第89-9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试件CT-3参数分析第94-10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三个试件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比较分析第101-10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102-103页
第四章 土体约束下的桩与承台连接节点抗震性能模型试验研究第103-145页
    4.1 试验概况第103-11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验设计第103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件制作安装及测点布置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第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试验测量方案设计第110-112页
    4.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12-1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件破坏形态第112-11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加载点荷载-位移滞回曲线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荷载-桩顶位移骨架曲线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刚度退化曲线第120-1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上部构件-承台-桩及土的共同体受力机理初步分析第123-1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桩身弯矩分析第126-1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桩及承台侧面土压力分析第136-143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143-145页
第五章 水平地震作用下PHC管桩受力分析及节点设计第145-185页
    5.1 水平地震作用下PHC管桩的受力分析第145-150页
    5.2 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第150-1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不同构造措施下的PHC管桩桩身承载力分析第150-1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普通型节点抗弯承载力分析第160-1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强环型节点承载力理论分析第165-1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劲性节点的抗弯承载力理论分析第174-1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三种不同连接构造措施节点的等效嵌固深度分析第178-179页
    5.3 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构造措施要求第179-1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普通型桩头节点构造措施建议第180-1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加强环型桩头节点构造措施建议第181-1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劲性桩头节点构造措施建议第183-18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84-185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85-189页
    6.1 主要研究结论第185-187页
    6.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87-189页
参考文献第189-204页
致谢第204-20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、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第206-209页
论文独创性说明第209-211页
附件第211页

论文共21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微—纳观结构分析的黄土状粉土压实机理研究
下一篇:螺栓球节点网架中高强度螺栓M30、M39疲劳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