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艺术再生的宗教意蕴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敦煌艺术再生与宗教意蕴 | 第9-21页 |
第一节 敦煌艺术再生的相关概念 | 第9-12页 |
一、敦煌艺术的概念 | 第9页 |
二、敦煌艺术的再生 | 第9-12页 |
(一) 敦煌艺术的生死续存 | 第10-11页 |
(二) 敦煌艺术再生的滥觞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敦煌艺术再生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宗教意蕴之于艺术和审美 | 第14-16页 |
第四节 敦煌艺术再生的种类 | 第16-21页 |
一、敦煌舞 | 第16-17页 |
二、绘画摹本作品 | 第17-18页 |
三、影视传播 | 第18-19页 |
四、文化艺术品 | 第19-20页 |
五、商标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敦煌乐舞、绘画艺术再生的宗教意蕴 | 第21-41页 |
第一节 原生敦煌乐舞艺术与再生敦煌乐舞艺术 | 第21-34页 |
一、原生敦煌乐舞艺术 | 第21-27页 |
(一) 原生敦煌音乐艺术 | 第21-23页 |
(二) 原生敦煌舞蹈艺术 | 第23-27页 |
二、从敦煌乐舞艺术再生的代表作品分析其宗教意蕴 | 第27-34页 |
(一) 敦煌舞剧再生艺术的宗教意蕴 | 第27-29页 |
(二) 敦煌舞蹈再生艺术的宗教意蕴 | 第29-34页 |
1. 《千手观音》作品中的宗教意蕴 | 第29-32页 |
2. 《飞天》作品中的宗教意蕴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敦煌绘画艺术再生的宗教意蕴 | 第34-41页 |
一、敦煌绘画艺术概况 | 第34-36页 |
(一) 魏晋以前的中国绘画艺术概述 | 第34-35页 |
(二) 魏晋以后的敦煌壁画艺术概述 | 第35-36页 |
二、敦煌绘画再生艺术的宗教意蕴 | 第36-41页 |
(一) 临摹的敦煌绘画再生艺术 | 第36-37页 |
(二) 敦煌绘画再生艺术的宗教意蕴 | 第37-41页 |
1. 张大千临摹代表作品分析 | 第37-39页 |
2. 常书鸿临摹代表作品分析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宗教意义消弭背景下的敦煌艺术再生 | 第41-49页 |
第一节 现代语境中的敦煌艺术再生 | 第41-45页 |
一、宗教意义的消弭 | 第42-44页 |
二、宗教艺术面临的困境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敦煌艺术再生的哲学思考 | 第45-49页 |
一、敦煌再生艺术的永恒之魂:慈悲 | 第46-47页 |
二、敦煌再生艺术的永恒之美:自由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后记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