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一维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生长机理的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20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8-9页
    1.2 纳米科学与技术第9-10页
    1.3 纳米材料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纳米材料的分类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纳米材料的物理效应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纳米材料及纳米器件的特点第12-14页
    1.4 一维纳米材料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一维纳米材料的分类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一维纳米材料的生长机理与制备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一维纳米材料的表征第16-18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第18-20页
第二章 以不同的辅助材料在不同的PH值下合成ZnO纳米棒第20-30页
    2.1 ZnO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前景第20-21页
    2.2 辅助材料及反应物的特性与配置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聚乙烯醇(PVA) 的特性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柠檬酸(CA) 的特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水杨酸(ASA)的特性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聚乙二醇(PEG)的特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乙酸锌的特性第25页
    2.3 PH值的调节第25-26页
    2.4 实验设备与实验药品的准备第26-27页
    2.5 实验过程第27-29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ZnO纳米棒的形貌表征及其生长机理的初步探讨第30-47页
    3.1 表征与分析仪器第30-31页
    3.2 样品的FESEM分析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五组样品的FESEM分析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FESEM测试结果的总结第37-38页
    3.3 样品的FETEM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3.4 样品的XRD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3.5 氧化锌纳米棒的生长机理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聚乙烯醇的作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PH值的作用第44-45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四章 KBO_2辅助合成MnO_2纳米棒第47-59页
    4.1 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前景第47-48页
    4.2 辅助材料及反应物的特性与配置第48-49页
    4.3 实验设备与实验药品第49-50页
    4.4 实验过程第50-51页
    4.5 表征与分析仪器第51-52页
    4.6 样品的表征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样品的FESEM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样品的FETEM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样品的XRD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4.7 二氧化锰纳米棒的生长机理第55-58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-62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59-61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5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磁场和表面活性剂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协同效应
下一篇: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纳米氢氧化镍的合成新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