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边远地区电力通信网现状 | 第9页 |
1.3 ASON 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 | 第9-11页 |
1.4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电力通信网络简介 | 第12-18页 |
2.1 电力通信网的功能 | 第13-15页 |
2.1.1 电力调度数据网 | 第13-14页 |
2.1.2 电力调度数据网 | 第14-15页 |
2.2 电力通信网的特殊要求 | 第15-16页 |
2.3 电力系统通信发展定位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ASON 技术简介 | 第18-29页 |
3.1 引入智能光网络的优势 | 第19-20页 |
3.1.1 提高网络生存性 | 第19页 |
3.1.2 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 | 第19-20页 |
3.1.3 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 | 第20页 |
3.1.4 简化网络结构和节省运维成本 | 第20页 |
3.2 ASON 的接口协议及标准 | 第20-22页 |
3.3 ASON 总体架构 | 第22页 |
3.4 ASON 支持的三种连接类型和业务种类 | 第22-24页 |
3.5 ASON 的支持三种连接类型和业务种类 | 第24-27页 |
3.5.1 ASON 的保护、恢复过程 | 第24-25页 |
3.5.2 保护机制 | 第25页 |
3.5.3 恢复机制 | 第25-27页 |
3.6 ASON 的发展优势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ASON 在边远地区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研究 | 第29-42页 |
4.1 业务分析 | 第30-33页 |
4.1.1 业务分类及特点 | 第30-31页 |
4.1.2 业务分析及单位带宽定义 | 第31-33页 |
4.2 业务预测 | 第33-35页 |
4.3 ASON 在边远地区电力通信网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5-42页 |
4.3.1 边远地区电力现有通信网的特点 | 第35-37页 |
4.3.2 边远地区电力通信网引入ASON 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| 第37-39页 |
4.3.3 边远地区电力通信网引入ASON 的风险分析 | 第39页 |
4.3.4 边远地区电力通信网网络结构演进分析 | 第39-42页 |
第五章 ASON 在边远地区电力通信网的设计方案 | 第42-56页 |
5.1 设计方案的意义 | 第42-43页 |
5.2 电力通信网引进ASON 的两种策略比较 | 第43页 |
5.3 ASON 组网方式 | 第43-45页 |
5.4 基于ASON 的电力通信设备的要求 | 第45-49页 |
5.4.1 控制平面的要求 | 第45页 |
5.4.2 传送平面的要求 | 第45-46页 |
5.4.3 保护/恢复的要求 | 第46-47页 |
5.4.4 设计所需软件的要求 | 第47-49页 |
5.5 基于OptiX MDS 6600 的网络设计方案 | 第49-56页 |
5.5.1 设计原则 | 第49-50页 |
5.5.2 设计流程 | 第50页 |
5.5.3 网络结构 | 第50-52页 |
5.5.4 设计数据复核 | 第52-5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6.1 总结 | 第56页 |
6.2 展望ASON 在电力通信网中发展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