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9-12页 |
1.1.1 全球化的挑战和个性化时代的到来 | 第9-10页 |
1.1.2 工程机械产品的差异化市场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3 相关领域中差异化理论的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现状与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的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的内容 | 第13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框架与方法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差异化战略与企业形象的关联 | 第16-24页 |
2.1 差异化战略概述 | 第16-19页 |
2.1.1 差异化词义解析 | 第16-17页 |
2.1.2 差异化战略的定义 | 第17-18页 |
2.1.3 差异化战略的类型 | 第18-19页 |
2.2 差异化战略的相关属性 | 第19-21页 |
2.2.1 差异化战略的目标 | 第19-20页 |
2.2.2 差异化战略的原则 | 第20-21页 |
2.3 差异化战略与企业形象 | 第21-23页 |
2.3.1 差异化战略与工程机械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形象 | 第22-23页 |
2.3.2 辩证统一的差异化思想才能平衡企业形象与产品形象 | 第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工程机械产品设计概述 | 第24-39页 |
3.1 工程机械产品概述 | 第24-26页 |
3.1.1 工程机械产品的定义与分类 | 第24-25页 |
3.1.2 工程机械产品的发展概况 | 第25-26页 |
3.2 工程机械产品形态的语意解析 | 第26-30页 |
3.2.1 产品语意学概述 | 第26-27页 |
3.2.2 工程机械产品形态的认知与功能语意 | 第27-28页 |
3.2.3 工程机械产品形态的审美与风格语意 | 第28-29页 |
3.2.4 工程机械产品形态的市场语意 | 第29-30页 |
3.3 工程机械产品的特性与设计原则 | 第30-38页 |
3.3.1 工程机械产品的特性 | 第30页 |
3.3.2 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原则 | 第30-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工程机械产品的差异化设计研究 | 第39-59页 |
4.1 工业设计与企业的差异化战略 | 第39-43页 |
4.1.1 工业设计对企业差异化战略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4.1.2 企业差异化战略下的设计策略 | 第42-43页 |
4.2 国内外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分析 | 第43-52页 |
4.2.1 国内外工程机械行业概述 | 第43-44页 |
4.2.2 欧美系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2.3 日韩系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分析 | 第47-50页 |
4.2.4 国产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3 工程机械产品的差异化设计语言的体现与分析 | 第52-58页 |
4.3.1 工程机械产品的造型特征设计的体现与分析 | 第52-54页 |
4.3.2 工程机械产品的色彩设计语言的体现与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3.3 工程机械产品的涂装设计语言的体现与分析 | 第56-5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五章 差异化战略引导下的工程机械产品设计实践 | 第59-71页 |
5.1 差异化战略引导下的工程机械产品的系统化设计流程 | 第59-61页 |
5.1.1 差异化的企业战略研究与设计策略制定 | 第59-60页 |
5.1.2 工程机械产品设计流程 | 第60-61页 |
5.2 差异化战略引导下的小型挖掘机形态设计研究与实践 | 第61-70页 |
5.2.1 企业开发背景与产品介绍 | 第61页 |
5.2.2 市场研究与产品设计定位 | 第61-64页 |
5.2.3 产品形态设计与评估 | 第64-69页 |
5.2.4 设计反馈与总结 | 第69-7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71-72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77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