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2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产业集群研究综述第15-18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创新之处第19页
    第四节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产业集群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航天产业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航天技术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第20-22页
第二章 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基础第22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第22页
    第二节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第三节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第23页
    第四节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小结第23-25页
第三章 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“影响因素分析模型”第25-34页
    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第25-26页
    第二节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钻石模型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钻石模型第27-29页
    第三节 产业集群“影响因素分析模型”的构建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影响因素分析模型”的构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影响因素分析模型”的说明第30-34页
第四章 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第34-59页
    第一节 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概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第36-37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外航天产业需求发展趋势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外航天产业需求发展趋势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航天产业需求发展趋势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第三节 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基础和机遇条件分析第39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基础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机遇条件分析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主导产业集群发展重点第49-51页
    第四节 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区位条件及周边环境分析第51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区位条件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周边环境分析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配套产业集群发展重点第58-59页
第五章 国内外高科技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第59-66页
    第一节 美国硅谷的产业集群发展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美国硅谷发展概况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美国硅谷产业集群发展成功经验第59-61页
    第二节 印度班加罗尔高科技园的产业集群发展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印度班加罗尔高科技园发展概况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印度班加罗尔高科技园产业集群发展成功经验第61-62页
    第三节 中关村科技园的产业集群发展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关村科技园发展概况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中关村科技园产业集群发展成功经验第63页
    第四节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概况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成功经验第64-66页
第六章 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和建议第66-70页
    第一节 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指导思想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发展目标第66-67页
    第二节 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和建议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加强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合作,引进航天产业项目集群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制定吸引航天产业集群的政策,形成航天产业集群制度保障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依托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,开展航天领域国际合作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健全园区风险投资机制,提供园区各类中介服务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建立航天技术创新体系,加快产、学、研相结合的步伐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培育园区航天文化,创造园区产业集群的文化环境第68-70页
第七章 结语第70-71页
    第一节 结论第70页
    第二节 展望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6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
下一篇:NLC公司日产汽车物流项目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