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目录第6-8页
引言第8-9页
第一章 道德情感的论述第9-22页
    一、经典作家和我党领导人对道德问题的论述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的论述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列宁斯大林对道德的论述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中共中央领导人对道德的论述第12-15页
    二、道德情感的基本涵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道德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情感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道德情感第16-17页
    三、道德情感的一般内容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义务感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荣辱感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正义感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幸福感第19页
    四、道德情感的作用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对道德认识获取的引导作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对道德意志培养的强化作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对道德行为养成的调控作用第21-22页
第二章 当前大学生情感现状的分析第22-26页
    一、大学生道德情感中的积极方面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关注自身发展,观念趋向务实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向往健全的人格,追求崇高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,主体意识增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较强的社会责任感,崇尚和谐第23-24页
    二、大学生道德情感中存在的问题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道德情感缺失导致的情感冷漠、枯竭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情感错误导致的情感"反叛"第25-26页
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道德情感素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6-37页
    一、校园外原因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市场经济趋利性带来的消极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东西方文化碰撞带来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网络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家庭教育的不足带来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二、学校内原因分析第29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缺失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不足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学校德育教学的不适应性第35-37页
第四章 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素质培养的对策第37-49页
    一、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素质培养的外部环境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充分利用媒体的导向功能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加强家庭教育,重智重德第39-40页
    二、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感培养的德育教育模式第40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改革德育教学模式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改革德育教育内容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发挥多媒体和校园网络的作用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加强德育实践教育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 提高教师情感素养第47-49页
结论第49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自复式保险丝电阻合格率项目的实施
下一篇:无助催化剂下精氨酸Schiff碱新配合物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