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才支撑体系--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引言 | 第8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1.1.1 国外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国内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| 第10-11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视角与特点 | 第11页 |
2 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发展的理论分析 | 第11-18页 |
2.1 人力资本理论与评述 | 第11-14页 |
2.1.1 人力资本思想的渊源和思想评述 | 第12-13页 |
2.1.2 现代人力资本思想与评述 | 第13-14页 |
2.2 区域经济理论综述 | 第14-16页 |
2.2.1 区域经济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2.2 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要素 | 第15-16页 |
2.3 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与人才支撑体系分析 | 第16-18页 |
2.3.1 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定义和理解 | 第16-18页 |
2.3.2 人才和人才支撑体系的概念 | 第18页 |
3 房山区经济发展与人才支撑体系相关分析 | 第18-24页 |
3.1 房山区经济与人才发展的总体状况分析 | 第18-20页 |
3.1.1 房山区的区位特征与经济概况 | 第18-19页 |
3.1.2 房山区经济发展的机遇 | 第19-20页 |
3.2 人才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动关系 | 第20-22页 |
3.2.1 房山区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关系的分析 | 第21页 |
3.2.2 房山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的配置要求 | 第21-22页 |
3.3. 房山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| 第22-24页 |
3.3.1 房山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| 第22-23页 |
3.3.2 经济发展面临的人才挑战 | 第23-24页 |
4 房山区"十一五"期间人才支撑体系实证研究 | 第24-36页 |
4.1 房山区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| 第24-32页 |
4.1.1 人才队伍总量 | 第24-25页 |
4.1.2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数量与结构分析 | 第25-27页 |
4.1.3 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与结构分析 | 第27-31页 |
4.1.4 紧缺人才需求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2 当前人才支撑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2-35页 |
4.2.1 人才分布不均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| 第32-33页 |
4.2.2 人才管理的工作机制存在不足 | 第33页 |
4.2.3 人才环境整体有待完善 | 第33-34页 |
4.2.4 人才政策的覆盖面不均匀 | 第34页 |
4.2.5 人才市场化配置能力弱 | 第34-35页 |
4.3 房山区经济发展的人才体系完善思路 | 第35-36页 |
4.3.1 高端人才优先发展 | 第35页 |
4.3.2 产业承载人才发展 | 第35页 |
4.3.3 拓展人才事业空间 | 第35-36页 |
4.3.4 整合人才优势资源 | 第36页 |
5 房山区人才支撑体系构建的措施 | 第36-42页 |
5.1 对引才支撑体系的论述 | 第36-40页 |
5.1.1 创新人才引进渠道 | 第36-38页 |
5.1.2 健全人才资源市场体系 | 第38-39页 |
5.1.3 建立虚拟团队 | 第39-40页 |
5.2 对留才支撑体系的阐述 | 第40-42页 |
5.2.1 人才激励体系 | 第40-41页 |
5.2.2 培训支撑体系 | 第41-42页 |
6 总结 | 第42-44页 |
6.1 结论 | 第42页 |
6.2 有待思考的问题 | 第42-44页 |
后记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附录 | 第47-49页 |
附表1 房山区就业人口和三个产业就业基本情况 | 第47-48页 |
附表2 专业技术人才类型矩阵分析 | 第48-49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49页 |
在学期间参与的课题 | 第49-50页 |
详细摘要 | 第50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