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. 前言 | 第8-20页 |
·蓖麻基润滑油生物降解研究的背景 | 第8-10页 |
·可生物降解的润滑油简介 | 第8页 |
·污染物质生物修复技术 | 第8-9页 |
·植物油的生物降解性 | 第9-10页 |
·蓖麻基润滑油降解菌群的研究概况 | 第10-14页 |
·可降解蓖麻润滑油的微生物种类 | 第10页 |
·筛选高效降解菌种 | 第10-11页 |
·降解菌群的构建 | 第11-13页 |
·环境因素对优势菌群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·润滑油降解标准的研究概况 | 第14-17页 |
·生物降解性试验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关于润滑油的立法情况 | 第15-16页 |
·润滑油降解标准的发展趋势 | 第16-17页 |
·降解标准在理论及应用方面的意义 | 第17页 |
·润滑油降解的生态评价 | 第17-19页 |
·润滑油的环境污染概况 | 第17-18页 |
·生物修复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上的应用及意义 | 第18页 |
·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18-19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·论文研究的主要意义 | 第19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2.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34页 |
·材料与仪器设备 | 第20-24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20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0-22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2页 |
·主要培养基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溶液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4-34页 |
·常规润滑油分析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蓖麻基润滑油分析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润滑油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| 第27-29页 |
·高效菌群的构建 | 第29-30页 |
·混合菌群对蓖麻基润滑油降解的特性研究实验 | 第30-31页 |
·生态毒性的评价方法 | 第31-34页 |
3.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55页 |
·润滑油降解菌群的筛选及鉴定 | 第34-37页 |
·菌种的分离筛选 | 第34页 |
·降解率的测定 | 第34页 |
·菌种的鉴定 | 第34-37页 |
·高效降解菌群的构建 | 第37-39页 |
·菌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37-38页 |
·菌群培养条件的优化 | 第38-39页 |
·菌群降解率的测定 | 第39-49页 |
·蓖麻基润滑油的质谱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| 第42页 |
·环境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 | 第42-48页 |
·CEC L-33-A-93方法测定润滑油的降解率 | 第48-49页 |
·润滑油生态毒性的评价 | 第49-55页 |
·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模拟实验 | 第49-51页 |
·ATP含量的测定 | 第51-53页 |
·ATP法评价生物修复的结果 | 第53-55页 |
4. 结论 | 第55-57页 |
·蓖麻基润滑油高效降解菌群的构建 | 第55页 |
·蓖麻基润滑油分析方法的优化 | 第55页 |
·蓖麻基润滑油生态毒性的评价 | 第55-57页 |
5. 展望 | 第57-58页 |
6. 参考文献 | 第58-64页 |
7.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4-65页 |
8. 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