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引言 | 第7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问题的提出 | 第8-11页 |
1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8-11页 |
1.2.2 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1页 |
1.3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的界定 | 第11-14页 |
1.3.1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1-13页 |
1.3.2 基本概念的厘清 | 第13-14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路线及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2 城市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发展历程 | 第16-21页 |
2.1 改革开放推动居民法律意识的复苏 | 第16-17页 |
2.2 普法宣传教育促使居民法律意识不断进步 | 第17-19页 |
2.3 社会管理创新为法律意识教育带来新的契机 | 第19-21页 |
3 北京城市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 | 第21-24页 |
3.1 居民的法律认知结构有待完善 | 第21-22页 |
3.2 居民守法的自觉性与认知间存在矛盾 | 第22页 |
3.3 居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诉讼意识发展不平衡 | 第22-23页 |
3.4 不同人群法律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| 第23-24页 |
4 城市社区居民法律意识教育工作的制约因素 | 第24-28页 |
4.1 社区工作面临行政化困境 | 第24页 |
4.2 城市社区居民存在主体性差异 | 第24-25页 |
4.3 法律意识教育内容较为程式化 | 第25-26页 |
4.4 法律意识教育方法陷入模式化 | 第26页 |
4.5 法律意识教育环境趋向复杂化 | 第26-28页 |
5 加强城市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工作的对策建议 | 第28-38页 |
5.1 完善管理建设,增强工作实效 | 第28-30页 |
5.1.1 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| 第28-29页 |
5.1.2 整合调动各种资源以扩大队伍 | 第29-30页 |
5.1.3 完善网格化工作管理机制 | 第30页 |
5.2 充实更新法律意识教育内容,完善居民法律知识结构 | 第30-33页 |
5.2.1 注重知识传播与理念培养相结合 | 第31页 |
5.2.2 积极开展社区法律服务 | 第31-32页 |
5.2.3 借鉴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| 第32页 |
5.2.4 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和开放性 | 第32-33页 |
5.3 关注居民的内在需求,提高居民法律价值认同 | 第33-34页 |
5.3.1 对外来务工人员针对性管理 | 第33页 |
5.3.2 以青少年兴趣点为突破口 | 第33-34页 |
5.4 构建平等互动的法律意识教育模式,拓展居民法律实践 | 第34-36页 |
5.4.1 组建各种 NGO 组织践行社区民主自治 | 第34-35页 |
5.4.2 利用丰富的活动形式增加吸引力 | 第35-36页 |
5.4.3 利用大众传媒载体增强互动性 | 第36页 |
5.5 培育社区法律文化,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| 第36-38页 |
6 结语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附录 | 第41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44-45页 |
详细摘要 | 第45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