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--行车组织论文--列车运行组织及调度工作论文

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编制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3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客车车底(动车组)运用研究现状分析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列车运行图研究现状分析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7-28页
    1.4 论文结构第28-30页
第二章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编制业务分析第30-47页
    2.1 列车运行图变更原因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2.2 列车运行图变更内容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2.3 新旧列车运行图交替对相关运输组织工作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 2.4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方案编制方法分析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新增列车的客车车底交替方案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列车时刻改变时的客车车底交替方案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列车运行区段改变时的客车车底交替方案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其他情况下的客车车底交替方案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方案编制机理第4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三章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方案编制研究第47-84页
    3.1 客车车底数计算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3.2 客车车底运用影响因素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3.3 车底固定运用模式下交替方案编制研究第50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问题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模型建立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算法设计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模型拓展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算例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3.4 车底不固定运用模式下交替方案编制研究第59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问题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模型建立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算法设计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算例分析第64-69页
    3.5 城际铁路新旧交替列车运行方案编制研究第69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动车组运用影响因素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问题分析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模型建立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算法设计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算例分析第78-8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第四章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编制研究第84-102页
    4.1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特点分析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与列车运行图的区别和联系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与列车运行图调整的区别和联系第85-86页
    4.2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编制影响因素分析第86-87页
    4.3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研究第87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建模思路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模型目标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模型约束第88-93页
    4.4 最早冲突优化算法第93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最早冲突优化思路第93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算法思路第98-10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00-102页
第五章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研究第102-112页
    5.1 系统需求分析第102-104页
    5.2 系统目标第104-105页
    5.3 系统总体架构第105-107页
    5.4 系统功能分析第107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编制子系统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发布系统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查询系统第11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11-112页
结论与展望第112-115页
    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第112-113页
    论文的创新点第113页
    研究展望第113-115页
致谢第115-116页
参考文献第116-126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26-128页

论文共12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铃薯与茄子原生质体融合创制新资源研究
下一篇:扭动微动磨损损伤机理及防护的数值分析研究